|
|
免费最经典的幽默小段子 掌握第一手军事情报
搜狐新闻,告诉你正在发生什么。 点击进入>>>
|
红湖印第安部族为校园血案感到震惊
21日,发生枪击事件的红湖高中被警方封锁,焦急的家长们在校外等待消息。
本报综合报道21日,位于印第安保留区的明尼苏达州红湖高中发生的校园血案不仅打破了当地人安静的生活,也引起了美国舆论的密切关注。红湖当地的印第安部族———齐佩瓦族酋长弗洛伊德·约达恩感叹说,这无疑是“史上最黑暗的一刻”。
“美国民权自由联盟”的调查人员奥黛丽·萨耶说,枪击案发生后,大批警察立即用路障封锁了整个印第安保留区。对此,齐佩瓦族酋长约达恩对媒体说,“在齐佩瓦族历史上,(这起血案)无疑是最黑暗的一刻……目前,已经有几个人被枪杀,而我现在还不知道到底有多少人因此而丧生。”
据悉,这块印第安人保留区位于美国双城(TwinCity)以北近400公里的地方,是齐佩瓦族印第安人的家乡,也是印第安乐队———“红湖乐队”的家乡。22日,消息迅速传到近300公里之外的明尼苏达东北部港口城市德卢斯,“红湖乐队”成员麦克·塞耶斯对当地媒体说,“第一个受害者是个警官,是他的孙子杀害了他,显然他们之间有过争吵,那个少年最后拿起祖父的武器去了学校……现在,贝米杰的医院都人满为患了。“塞耶斯说,目前很难得到枪击案的最新进展,红湖当地的通讯严重阻塞,电话都很难打进去,”那里陷入了电话的泥沼,总是占线。“
曾经在红湖居住过很长时间的德卢斯居民莱斯利·吉布斯说,“那里是我的家乡,(对于枪击案)我的第一反应是恐惧,因为我的侄子、侄女们都在那里读书。后来得知他们都安全后,我才放心,然而我能体会到那些受害者家人的感受。
吉布斯说,他原来就曾在红湖高中就读,而枪击案的受害者之一就是他当年同学的孩子,“那里人们之间都认识,每个人之间都有着各种联系,谁都不曾料到会发生这种事情。对于这起血案,我感到愤怒和震惊。我将回红湖看看自己能做些什么。“
这起校园血案不仅是自1999年科罗拉多校园惨案以来美国最严重的校园枪击案,也是明尼苏达最近18个月以来第二起致命的校园枪击案。18个月前,在明尼苏达中部的冷泉(ColdSpring)镇的罗克里中学曾发生枪击事件,两名中学生死亡。
有消息说,这起校园血案已经上报白宫,美国总统布什将很快就此事发表讲话。然而,截至北京时间22日23时30分,消息确实与否尚无法印证。
(吴料)
新闻分析
满是弹孔的星条旗
拷问美国暴力文化与发展失衡
校园惨案在美国是个老问题,且逐年呈上升趋势。目前,美国1/10的学校每年至少发生一次严重案件,而且越来越多地表现为枪杀暴力。每一次凶杀事件后,被惊呆的美国人都在问为什么,致命的暴力事件随后再次发生,美国人再次寻找原因,周而复始,形成没完没了的恶性循环。
拷问1
枪支泛滥
“买枪像买唱片一样”
美国的学校几乎都实行严格的“零容忍”枪支管制措施,即学生携带枪支入校,一经发现立即开除,但收效甚微,校园暴力愈演愈烈。
这次校园屠杀,反映出美国社会存在许多弊端。美国是惟一将私人配备武器明定为宪法权利的国家,民间拥有枪支2亿多支,几乎人手一枪。枪支泛滥,造成枪祸不断,殃及无辜生灵。据统计,1972年以来,美国平均每天有80多人因枪杀案毙命,其中约有12名是儿童。
这就是美国恶性犯罪愈演愈烈的一个根源。难怪1999年科罗拉多校园惨案的凶犯之一曾对朋友说,“买支枪就像买张激光唱片那么简单。”
拷问2
暴力文化
“美国文化美化暴力”
显然,暴力内容充斥美国传媒是造成此类惨案层出不穷的一个深层原因。
美国青少年从孩提时代就对暴力犯罪司空见惯,随着有线电视、电脑及影视录像带的普及,孩子们有更多机会接触凶杀打斗画面。枪林弹雨、血肉横飞的暴力镜头,使青少年从小崇尚暴力,相信枪能“解决”一切问题。因青少年求知欲旺盛而世界观尚未形成,所以极易不顾后果地简单模仿。
美国《国际先驱论坛报》报道,一个美国青少年18岁之前在各种传媒上能看到4万起谋杀案和20万起其他暴力行为。美国前教育部长赖利也曾在国会作证时承认,“我们的文化往往美化暴力”。
拷问3
发展失衡
贫穷激化社会矛盾
在这次血案中,红湖高中的网站显示,该校拥有大约300名学生,位于红湖印第安人保留区。有人认为,这种事早晚得发生,因为当地人太穷了,失业率居高不下。
西进运动后,美国政府立法设立印第安人保留区,尽管联邦政府每年拨出一定数额资金帮助保留区创造就业机会,并允许部分保留区开展赌博业(554个保留地中有140个开有赌城),但当地部落因为地域和经济等原因并不景气。印第安保留区的居民不仅遭到歧视,收入也只有一般美国人的20%.
在红湖,当地也经营着几家赌场,但由于这块保留区太偏远,很难吸引游客前来消费。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的当地居民竟高达39%,学校里的4/5的学生符合享用免费午餐或打折午餐的待遇。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无疑将激化社会矛盾,并对弱势群体的心理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宗禾)
背景资料
“学校不是安全岛”
近年来美国校园枪击案回顾
“骇人的惨案像一块巨石落入池塘,激起了绝望和怀疑的浪花”,这是美国媒体对于1999年4月20日科罗拉多州校园惨案的感叹。在那起血案中,两个十七八岁的高中生,用炸弹和步枪在校园大开杀戒,造成13人死23人伤,这也因此成为美国历史上最严重的校园枪击案。无怪乎《今日美国》评论说,校园暴力是社会暴力的延伸,“学校不是安全岛”。如今,校园噩梦蔓延到明尼苏达。
补救举措
枪不禁,药方难开
面对校园频频发生血案的“老大难”问题,美国社会各界纷纷献策———有的建议增加校警,严格安全检查,对有暴力倾向的学生建档追踪;有的认为“心理问题是血案关键”,应对学生加强心理辅导,“从幼儿抓起”;有的提出发挥宗教的威力,教导学生弃恶扬善,如此等等。然而,校园暴力并非个孤立的现象,而是社会的产物。不铲除那些诸如种族矛盾、枪支泛滥、暴力文化等社会根源,校园岂能平静?
有人认为,校园枪杀案可能在任何时候,在美国任何地方发生。更有人警告,不久的将来,很可能会有学生仿效这次枪杀案,再次制造血腥事件。这种担心和警告不无道理。
目前,社会舆论对于美国枪支泛滥的现状提出了越来越强烈的反对之声,认为这是造成暴力事件频发的最重要原因,禁枪势在必行。然而,美国枪支管理协会的一个官员却说得“冠冕堂皇”———每年死于车祸的人10倍于死在枪下的,那是不是也要禁车呢?(宗禾)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