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钟哲平、通讯员叶蓝报道:昨晚9时许,外交部西亚北非司司长、赴伊拉克营救被挟持中国公民特别工作小组组长翟隽从北京飞抵广州,准备参加今天下午在省委党校举行的国际形势报告会。本报记者在白云机场对翟隽进行了专访,他首次披露了在伊拉克穿越“死亡公路”,解救八名同胞的惊险过程。
上演“绑架事件”,事情发生了———
今年1月18日,外交部西亚北非司提早举行春节联欢晚会。台上正上演着一个小品,重现去年中国人质在伊拉克被绑架事件。这时,翟隽收到短信,得知八名中国公民在伊拉克被挟持。
由翟隽任组长的特别工作小组马上出发,营救同胞。送行的同事悲壮的眼神,让翟隽感到肩上的重担。伊拉克战争以来,共有来自20多个国家的180多名人质先后被不同派别的伊拉克武装组织绑架,其中35人被杀害。而这次挟持中国公民的“伊斯兰抵抗运动努曼旅”,是在明知八人是中国人的情况下将其挟持的,目的是为了扩大其政治影响。
人质若不能安全带回,影响与后果不堪设想。
穿越“死亡公路”,一路是枪声———
1月22日凌晨,工作小组到达约旦首都安曼,得到人质可能在巴格达一座清真寺内的消息。工作小组正准备前往,劫持者公布录像称准备放人。此后没有了进一步消息,同胞是否获释?被搁置在哪?怎样将他们接回?一个个问号盘旋在心头。在场协助商量对策的伊拉克朋友都反对工作小组到清真寺找人。因为在距离巴格达100多公里处,有个著名的“逊尼三角”,是绑架人质最频繁地区,也被称为“死亡公路”。还有人提出,清真寺内未必有人质,可能只是挟持者设的圈套,吸引营救人员去,企图绑架外交官,制造更大的轰动。
窗外下起了雪,这是安曼异常罕见的景象。萧瑟的雪花,让大家对八名生死未卜同胞的牵挂更强烈。翟隽果断决定:穿越死亡公路,排除万难把同胞带回家!
考虑到挟持者都是武装抵抗组织,与临时政府的关系错综复杂,如果多带人或政府军前往,反而会引起猜疑,导致灾难性后果。1月23日清晨,翟隽和中国驻伊拉克大使杨洪林各带领一个助手,在四名中国武警的陪同下开赴“死亡公路”。
他们穿着防弹衣,戴着头盔,手持冲锋枪,坐两辆普通越野车上路。出发前,司机还是不放心,又放把手枪在驾驶座旁。一路上,翟隽听到轻微的劈啪声此起彼伏。“枪声,全是枪声!”翟隽警惕地四处张望,只见沿途满目疮痍,弹痕累累,断壁残垣和大片烧焦的土地触目惊心。
谈判言行到位,带同胞回家———
中午12时50分,翟隽一行到达目的地清真寺。出于尊重,他们脱下头盔徒手进入寺庙,武警也卸下重型武器,只带手枪守在清真寺外。清真寺内空荡荡,寒气逼人,一个神秘人物早已在寺内等候。在他的引荐下,一位宗教头面人物出现了。翟隽向他们介绍了中国的对伊政策,表达了友好之情。翟隽语气轻松,话题越谈越广,对方态度也越来越缓和。随后,三名参与挟持人质的抵抗组织成员也进入清真寺,表情严肃。翟隽向他们行了个穆斯林见面礼,再次介绍了中国的立场,说明八名中国人是普通农民,不识外语,不懂政治,来伊拉克只为生计……时间一分一秒过去,谈判期间,清真寺外一直有一拨又一拨的伊拉克武装人员走动,有人不时靠近中国武警,窥探其身上的武器。事后,翟隽得知,就在他们谈判期间,八名中国同胞被挟持着在沙漠兜圈子,并多次变换车辆。只要谈判过程稍有不顺,他们性命堪虞。
下午3时15分,八名同胞被带到清真寺,翟隽核实八人身份后,对他们说:“我们是代表党中央和国务院来接你们回家的,你们的家人想念你们,祖国人民想念你们。”话音一落,八人泣不成声。
1月26日晚,翟隽一行带着八名同胞回到福州,营救行动圆满结束。次日早上,翟隽到福州西湖边散步,看见老人在晨运,小孩在嬉戏,他从未这样深切地感受到:和平自由多么美好,平安回家多么美好。
转自搜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