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杨滨)从辣椒酱、辣椒油、熟肉、泡面、色拉甚至发展到了卵磷脂、化妆品,到底我们身边还有多少“苏丹红”产品,没人能说得清。“苏丹红事件实际上引爆了一个行业秘密,一些食品加工企业钻了法律法规的空子”,一位食品行业业内人士表示,目前,我国流通领域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严重缺失,有些食品标准甚至数十年不变,“而苏丹红事件正是食品检验标准不完善的‘漏网之鱼’”。
“我国食品标准框架将有重大调整”,今天上午,国家标准委有关负责人向记者证实:由国家8个部门联合印发的《全国食品标准2004-2005年发展计划》正在实施中。按照这份计划的要求,现行加工食品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都将进行一次彻底的清理,其中的一些标准将被合并淘汰,一些标准将通过复审后纳入新的标准体系中。清理后的标准连同列入计划需要制定的加工食品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将构成全新的加工食品标准体系。按计划,国家标准委将于下个月公告这一我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标准修改工程。
据专家介绍,尽管我国在1996年就出台了《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禁止把工业原料作为食品添加剂使用,但由于“苏丹红”不是食品添加剂,因此常规检测项目中并未列入“苏丹红”这一项,而在制定食品标准时也没有考虑到企业会使用工业原料。因此10年间从来没有进行过苏丹红的检测,也没有任何单位提出过进行苏丹红检测的申请。类似“苏丹红”的例子还有,蛋糕上的鲜奶油可以数天不化,实际是蛋糕中使用了过量的添加剂,但目前国家标准中对蛋糕油的主要成分的使用范围和使用量却并没有限制。
另据有关部门统计,我国加工食品标准采用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标准的只有12%,采用国际标准化组织食品技术委员会标准的只有40%。与此同时,我国有80%的国家标准为非强制性的推荐标准,监控力度不大。
据国家标准委有关人士介绍,《全国食品标准2004-2005年发展计划》拟转化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369项,针对目前标准多而重复的现象,将进行优化标准结构的标准整合。同时将承担修订番茄、桃、蘑菇、咸牛肉、午餐肉5项罐头产品国际标准,并制定绿茶、酿造酱油和酿造食醋3项国际标准;研究修订特殊膳食食品和乳制品标准,主要有婴幼儿食品标准、老年人食品标准和乳制品通则等。
转自搜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