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报记者 江海流 实习生 王军伟文/图
在鹤壁市淇县县城,有一刘姓家族,四代人历经艰难,抢救并保护了一大批清代皇宫的医学典籍。3月24日,记者见到这个家族中的一员——淇县物资局下岗职工刘福海。他跟记者见面后的第一句话是:“快来救救这批古书吧!”
从八国联军手中“抢”得国宝
在刘福海的家里,记者见到了一幅其老太爷刘春堂的画像,其生卒年月是1862-1969。据刘福海说,他的老太爷在清朝皇宫当太医,曾任同治帝的御医。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时,清皇室外逃西安,侵略者从故宫抢走了大批珍宝,并将太医院藏书带出宫外,散落得满街都是,刘春堂捡了满满两推车收藏起来。为了不让这批国宝再被抢走,刘春堂连夜将其护送回家乡淇县。
为护书费尽心机
抗日战争时期,日军铁蹄踏进淇县。听说刘春堂当过太医,家中有不少中医古籍,侵华日军便对他们家展开了大扫荡。早已察觉的刘春堂与儿子刘金生提前准备了一批大坛子,将古书放进去后又用松香封口,深埋在老宅的地下,这才躲过了一劫。后来日本人从刘春堂的表弟那儿抢到几套医书,便将刘春堂父子抓起来,威逼利诱,让他们交出古书,但他们一口咬定“没什么古书”。
到了刘福海的父亲刘鸿远这一辈时,正赶上文化大革命。“破四旧”的人到他们家找过书,刘鸿远把自家的墙壁凿开掏空,将古书放进去再垒好,躲过了十年浩劫。
在刘家采访时,刘福海还特地从床底下搬出来几个大坛子让记者看,“如果没有这些物件,就不会有这1700本古书传世。”
刘家书房充满药香
刘福海打开一个书橱,里面放的全是成套的古书。记者随便翻看了几本,绝大多数为清朝早期版本,少数为明朝晚期版本。《本草万方》、《小儿推拿广益》、《绘图针灸医学》等几套书最为完整。
为了便于保存与查阅,刘福海专门编制了一套16册的导读。据他介绍,在这1700余本医学典籍中,不乏孤本与善本,其中《本草万方》属孤版,《七十二翻》在国内外已经失传。在这些典籍中,分为通治部、外科、儿科、妇科等,其中以妇科为最多(因为宫中多女眷,太医的一个很重要的任务是为她们保健)。还有一批验方,现在社会上也已失传,如白血病的治疗等。
为了求证这些书的真伪与价值,这些年,刘福海走遍了郑州、北京、江苏、山西、山东、浙江等地的中医学院、科研院所与博物馆。有关专家和权威人士认为,这些古书具有很高的研究与实用价值,是中医药的经典之作。
将古书存在银行金库
刘家藏有国宝的消息,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如何保证这批古书 的安全,也成了一个令人头疼的问题。为了安全起见,刘福海只好将一些特别珍贵的古书存放在银行的金库里。
淇县文物局专家黄强认为,这批古书有些已经腐烂断裂,必须找一个条件适宜的地方保管。刘福海说,不少文物贩子高价收购,但他不为所动。在刘家采访时,记者发现,即使是大白天,他家的门也是加锁的。
刘福海说:“当务之急是不能让这批书烂在家中,最好能够重新刊印,传之后世,并尽快开发其中一些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