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家重点保护文物、有600余年历史的明代城墙两侧建电梯或步行梯,再通过天桥翻越城墙出入玄武湖。正在公示的南京《玄武湖风景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中这一名为“城墙渡”的大胆设计,近日在市民中激起轩然大波。
■新设计:规划师大胆设计“城墙渡”
据《东方早报》报道,所谓“城墙渡”,就是在玄武湖的西侧、南侧,每隔400米,通过电梯或步行梯把游客抬到与城墙平行的高度。经过步行天桥走到城墙上,再经一道桥、一个垂直空间降到另一侧。按照规划师的设想,“城墙渡”可采用轻巧的钢或不反光的玻璃结构,非常通透,白天看不太明显;晚上则像挂起的灯笼。但是按照《南京城墙保护管理办法》规定,明城墙两侧15米内严禁建设各类建筑。
■质疑:“城墙渡”势必破坏古城墙
对此,规划设计方、美国易道环境规划公司亚洲区主席乔全生23日在接受采访时解释说,上城墙的电梯并不直接安在城墙两侧,而在距城墙15米外的地方,与规定没有冲突。乔全生认为,中国的古迹保护还停留在纯粹把古迹当古董的层面“不能碰,不能靠近,不能做任何手脚”,而欧洲对古迹保护就有不同层次,包括让古迹与人群互动,“城墙渡”就是为让城墙和市民互动。江苏省社科院历史研究所的季士家研究员认为,建“城墙渡”肯定要在城墙两侧打桩施工,轻则使城墙地基松动,可能引发塌陷,重则会使城墙直接倒塌,“这已严重违反《文物保护法》,通不过任何一级文物部门的审批。”
■问题:古城墙架上天梯如何“申遗”
据悉,明孝陵申遗成功后,南京明城墙已正式进入中国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清单”。从2004年到2007年,市政府将投入16.6亿元,拆迁整治城墙15米内的建筑。因此,乔全生还需要解释的一个问题是:架上电梯,明城墙还怎么申遗?“只要影响明城墙申遗,我们一定不做”,乔全生首先声明,但他认为,“城墙渡”能帮助明城墙走进市民生活,对申遗会有帮助。季士家则认为,申遗的首要标准是项目本身的重要性,此外强调的是项目环境的原始性。
据了解,《玄武湖风景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此次公示是为听取市民意见,将在吸收公众可行性意见后送市政府审批,分近期、中期和远期3个阶段实施。
■头条小评
倾听越多越好
古城墙上是否应该架上“梯子”,现在看来,这件事情还处在“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阶段,不便评价。但在这件事情上,有一个亮点值得一提。那就是———南京市有关部门在真正动工之前,对这一规划作出了公示,广纳意见。这值得喝彩。
可以说,“城市规划无小事”。这是由于城市规划自身存在着不可逆转的特性。在这一问题上,过去我们不乏教训。即便是再权威的专家,也不敢绝对保证自己的方案就能经得起多少年后的推敲。因此,在每次开动推土机之前,争论越多,就越是件好事:专家的意见要尊重,民众的呼声亦要倾听。听多了,做得自然更稳了,遗憾也就更少了。
至于这场玄武湖上的争论,不妨把这句话稍加改动作为判断标准:“只要影响了明城墙,我们一定不做。”(鲁勋 丁峰)
转自搜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