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在考虑遏制房地产投机、诱导房地产市场软着陆的政策方案时,似有必要汲取前车之鉴,审慎地考虑如何使遏制投机的政策不至于扭曲为地方政府提高地价、增加财政收入、制造房地产GDP的借口
中央银行近日收紧了房地产消费信贷政策。央行宣布,提高个人住房贷款利率 房地产价格上涨过快的城市或地区,商业银行可将个人住房贷款最低首付款比例由现行的20%提高到30%。该政策虽有一定弹性,但发出了一个强烈的信号,购房信贷成本将会有所提高,并不排除继续提高的可能性。
此后几日,财政部副部长肖捷在出席“中国发展高层论坛”时明确表示,中国目前在房地产保有和交易环节税费偏轻,问题严重,今后一段时期将推进开征房地产税。官方的经济政策研究机构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正在筛选试点城市,将在今年年中开始模拟运行,以便为最终出台房地产税提供决策基础。
提高住房贷款利率,开征房地产税,两项政策的目的是相同的,即通过提高购买和拥有房屋的成本,遏制房地产市场投机、炒作行为。有关部门在出台相关政策时,也都反复强调了这一点。
不过,上述政策究竟能否如政策设计者的原意,遏制房地产炒作投机行为,从而使非理性的房地产价格恢复正常,却值得仔细思量。
在此之前,自2003年开始,中央政府即已意识到房地产市场存在泡沫迹象,主要从供给方面进行调控,比如提高房地产企业自有资金比例,整顿土地市场。但从目前的情形看,这项政策并未如设想那样奏效。而提高个人住房贷款利率和首付比例、开征房地产税,则是首次尝试需求方面管理,通过抑制需求平抑房价。
这样的政策看起来很合理。事实上,近两年来,政府和房地产商反复声称,正是由于市民购房需求大于房屋供给,才推动房价不断上涨,进而推动地价暴涨。
然而,当人们谈论供给、需求的时候,却往往忽略了供给和需求形成的市场环境及其背后的制度环境。目前,在房地产市场上,土地、信贷、房地产开发主体均由地方政府控制或主导。批租土地的收入,已成为城市政府的一大财源。同时,一些与政府关系密切的企业主要靠倒卖土地获取利润,而他们对政府拥有巨大影响力。从另一个角度看,房地产业已经成为城市GDP增长的主引擎,于是,鼓励房地产企业圈占土地、诱导人们买房,就成为地方政府的基本政策取向。甚至中央的宏观调控政策,到了地方政府那里,也可以成为推动房地产市场非理性繁荣的借口。城市政府借机大幅收缩土地供应,人为抬高地价,对地产商囤积土地的做法也睁只眼闭只眼。在有的城市,土地批租价格竟然成倍上涨。
眼看着政府收紧土地供应、地价飞涨,房产企业和消费者都必然形成房价将会不断上涨的预期。正是基于这样的预期,消费者以只争朝夕的心态大量涌入房市。结果,在2004年的宏观调控年,全国35个大中城市中,土地交易价格、房屋销售价格涨幅超过10%的城市各有9个,个别城市商品房销售价格竟然上涨20%以上。开发商大赚其钱,城市政府批地收入增加,官员的政绩也很看涨。只有普通购房人背上沉重的债务,若有风险,必将首当其冲。
现在回头来看,收紧土地供应,可能无助于遏制房地产市场的非理性繁荣,反而是扬汤止沸,恰恰使整个市场形成了供应收缩、价格腾涨的预期。
正确的做法也许应当反其道而行之 政府宣布敞开土地供应,但收紧信贷政策,因为敞开土地供应,可打消地价上涨、进而推动房价上涨的市场预期。
政府在考虑遏制房地产投机、诱导房地产市场软着陆的政策方案时,似有必要汲取前车之鉴,审慎地考虑如何使遏制投机的政策不至于扭曲为地方政府提高地价、增加财政收入、制造房地产GDP的借口。从这个角度考虑,对于开征房地产税是否如有些人士所设想的那样可遏制房地产投机,似有必要保持一种审慎。
目前的房价居高不下,本身就与政府税费过重不无关系。此类税费目前尽管多征自房地产开发企业,但最终都必然由企业转嫁给房屋购买人。只要投机者预期政府仍将操控整个市场,而房地产市场的非理性繁荣合乎地方政府的利益,则开征房地产税将难以起到遏制投机的作用 在地价、房价上涨的背景下,税收政策给快进快出的投机者所带来的成本,将会被房价上涨带来的收益所抵消。真正感受到压力的,惟有那些购房自住的业主。
因此,遏制房地产市场的非理性繁荣,需要更全面的政策考量,需要更为广泛的制度变革。房地产市场的非理性繁荣,本来就与地方政府之过多控制和过深介入有关。解决之道在于,政府缩回其有形之手。比如,政府放弃对土地市场的随意控制,由市场需求本身来决定土地之供应量,这可能是遏制房地产市场非理性繁荣的根本办法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