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来人员管理条例上午废止
56位委员按下表决器废止该条例 市人大法制委员会透露:外来人员管理尚无新的立法计划
本报讯(记者 李洁)今天上午11时23分,56位委员同时按下了手中的表决器。至此,实行了10年的《北京市外地来京务工经商人员管理条例》(以下简称管理条例)宣告“寿终正寝”。
与此同时,在上午举行的市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还表决通过了《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宜居北京”的内容被正式写入法规,且该条例将从5月1日起正式实施。
对于管理条例的正式废止,市人大法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张引表示,90年代中期,这部随民工潮的涌入应运而生的管理条例,在当时有效地确保了北京市民的平稳生活,起到了加强流动人员管理、维护首都社会秩序等作用。而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的颁布及“乱收费”的清理整顿,管理条例的主要内容已经不适应国家的有关政策和法律。
不过,张引同时表示,市人大目前没有关于外来人员管理方面的立法计划。
尽管条例废止后,暂住证和婚育证等制度仍继续执行,但刘维林委员表示,仅以此作为对今后外来人员的管理还不够。他呼吁结合北京总体规划,出台有效的综合管理措施。
为此,市人大法制委员会建议市政府就条例废止后的管理和政府配套规章的修订进行研究。市政府法制办主任周继东也表示,北京已开始了对外来人员的调研。
条例虽废止 暂住证没取消 目前办证率仅有三分之一 建议增强功能性
暂住证 2008年前仍实行
有评价说,“整体废止,部分保留”是《北京市外地来京人员务工经商管理条例》废止的特点。当年随着条例而出现的暂住证、婚育证,并没有在今天随着条例的废止而退出。继续执行的暂住证成为被关注的焦点。
奥运会前仍有暂住证
今天上午,市政府法制办有关人士向记者透露,由于2008年奥运会的临近,出于安全和社会管理的需要,北京市在2008年之前很难放开外来人员的户籍管理,仍然会对外来人员实行暂住登记和暂住证制度,并可能会有相关细则出台。
办证率仅有三成
根据北京市公安局人口管理处公布的流动人口最新数字显示,在北京暂住3天以上、在公安机关办理暂住证登记手续的流动人口达364.9万。但北京的实际流动人口数量已经超过这个数字。
“现在的办证率很低,只有三分之一的人办证。2004年办证数只有26万人,与实际流动人口数64万人相比,仅为三分之一。这种情况不是个别的,在各区都有出现。”海淀一民警说。暂住证功能被减少
在外来人员管理条例废止后,外来务工经商人员不办理暂住证,公安机关也不能处以罚款,更不能责令限期离京。目前,只有在办理住房贷款、学车申请驾照、银行挂失等几个环节里,外来人员在京需出示暂住证。
“办了也没用。”来自河南开封“打工青年艺术团”创办人孙恒说,他身边的朋友很多都未办理暂住证。
“如果暂住证的用处大了,那么流动人口就会自觉、自愿去办。”一位基层民警说。
需要增加服务功能
日前,北京市公安局副局长于鸿源介绍说,随着城市发展和人口流动,暂住证将逐渐成为流动人口进行各种社会活动的凭证,所以暂住证不会取消,只会相应地增加其服务功能,比如流动人口子女上学、在京买车、申请工作岗位、加入社会保障体系等都需要以暂住证作为身份证明。
民警最头疼查此证
记者了解到,对基层民警而言,查暂住证是最头疼的工作之一。2004年3月《城市收容遣送管理办法》取消后,警方对无暂住证的人已没有任何强制措施。
“处理过程太难很大,稍有不注意就可能被对方投诉。"民警小李摇着头说。
据悉,如果被投诉,纪检部门会立刻着手调查,谈话、找证人、写材料等等,甚至还会被停止工作。因此许多民警不敢轻易罚款处理。
另外,罚款并不是当场处罚,“光填立案表、审批表、告之表等就有近十种,一套程序下来,至少耗时半天。”民警小段说。
不办暂住证有麻烦
由于许多人不办理暂住证,因此民警在实际工作中频频遭遇尴尬。西城区二龙路派出所户籍民警小刘告诉记者,一次两名陕西的女青年来派出所要求民警帮助寻找自己的大伯。但由于她大伯未办理暂住证,小刘也帮不上忙。
在查找犯罪嫌疑人方面,没有暂住证影响着民警的办案进程。
在找工作时,有些单位要求出具暂住证,而办证又需要一定时间,因此想临时办证的人会面对与工作失之交臂的境遇。
文/记者 洪雪 王巍
新闻提醒
不办暂住证罚款50元
针对不按规定申报暂住户口登记、申领暂住证的,警方表示,经公安机关通知拒不改正的,对直接责任人或者暂住人处以50元以下罚款或者警告。
转自搜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