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北京3月29日电据中国地震台网中心29日发布的消息,北京时间29日零时9分,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附近海域发生8.5级地震,为什么距去年12月印度洋大地震时隔不久又会发生如此强烈的地震?地震后为何没有发生大海啸?近几个月来有关国家的海啸预警有何改进?就这些问题中国地震台网中心的研究员刘杰进行了一一解答。
刘杰对记者说,此次地震之所以未引发大海啸,是因为该地震的震源位于东经97.0度、北纬2.2度的海底地表以下约30公里处。地震引起海啸的条件是地震导致深海海底地表上下剧烈错动,去年12月的地震虽然与此次地震的震级差不多,但此次地震的震源深度比上一次深了大约20公里,因此引起的海底地表上下错动幅度可能比上一次小。据外电报道,澳大利亚方面在这次地震发生后,测到了浪高约25厘米的“微型海啸”。据此推断,此次地震确有可能只引起了较小的海底地表错动,没有引发大海啸。此外,这次地震的震源位于去年印度洋大地震震源以南约200公里,距离我国更加遥远,且震级更小,因此不会对我国产生影响。
据新华社洛杉矶3月28日电当地时间28日晚在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附近海域发生的大地震,据美国有关部门观测强度高达里氏8.7级,是最近一个世纪来最强的5次地震之一。然而地震却没有引发可能的最坏结果——海啸。
美国科学家说,两个不同的特性使28日的大地震没有引发预期中的大海啸。
一是这次地震发生的深度不同。二是这次地震海底和海水的运动不同。
多数科学家认为,28日的这次地震是去年12月26日引发大海啸的地震的“后遗症”。
但也有一部分科学家说,这次地震的强度不是一般余震可以比拟的,因而有可能是新一轮板块“大冲撞”的表现。加州理工学院资深地质学教授凯利·西说,无论如何,这表明两大板块的冲撞仍然有足够的能量引起大地震甚至大海啸,加强预警才是应对之道。
据新华社东京3月29日电日本当地时间29日凌晨,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附近海域发生地震,震源位于去年年末大地震的震源附近。日本专家认为,这次地震到底是三个月前地震的余震,还是在附近发生的新的地震,还有待进一步分析研究。
日本东京大学名誉教授沟上惠认为,这次地震是去年年末地震的余震,上次破裂断层的南侧断层又一次破裂。大地震后多个断层发生咬合,破裂的断层过一段时间以后在咬合时会出现新的破裂,引起余震,同时也可能会出现余震的余震。另外,大地震之后的数年时间内,附近断层都处于不安定的状态。比如,1923年日本发生里氏7.9级关东地震,第二年发生里氏7.3级的丹泽余震,1930年又发生里氏7.3级的北伊豆余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