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场景,让海东地委秘书长吴庆生记忆犹新。
地委副书记宋秀岩在大雨倾盆中沿着山路费力地往上爬,当地的乡政府在山顶上,她要就刚了解的贫困村情况和乡干部交流。宋秀岩实在没力气了,而走到正门还要绕很大一段距离,最后秘书吴庆生扶着她翻墙进入乡政府的院子,然后绕到正门进去。
“宋书记工作很能吃苦。”吴庆生说。
事实上,作为五零年代出生的官员,工作上能吃苦只是宋秀岩个性中的一小部分。以宋秀岩为代表的这批建国后官员,时代所赋予他们的“五零个性”尤其明显。
吃苦
在中学老师卫莲看来,宋秀岩那一代学生仍旧是“毛主席培养的青年”,“那时候要学工、学农、学军,他们这批学生可没少受罪。”
学校每个学期都要组织学生到农村劳动,宋秀岩们也跟着干大人的活,“送肥料,拾棉花,浇地,什么都干。”夏收的时候割麦子,学生们不会割,几乎就是拔,半天下来,手腕都被扎的通红。“每天早早的起,一直干到晚上看不见,每次吃饭天都是黑黑的。”
经历过如此艰苦的劳动,使得宋秀岩在日后的工作中比较能吃苦。
据宋秀岩在团省委时的司机杜玉光回忆,宋秀岩经常下乡,“那时候就是一辆北京吉普,草原上风大,四处透风,冷的很。”宋秀岩没有叫过苦,高原地区路况不好,她经常下来跟着推车。晚上住的是破旧的平房,“就一张床,旁边一个烧牛粪的炉子。”当时下乡时间很长,没有半个月回不来,杜玉光记得有一次他们20多天没有洗澡。
在海东地委工作期间,宋秀岩经常一两个月不回家,她的办公室是一个套间,晚上就住在里面的屋子里,吃饭跟大家一起排队打饭。
宋秀岩有头疼的毛病,统计局原办公室主任邢子琴说,她在统计局时经常头疼到呕吐,“吐完了还要继续工作,受的那个罪啊。”
能吃苦还表现在学习的刻苦上:当初考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的时候,初中毕业的宋秀岩硬把高中知识用几个月补完了。而在劳动人事厅时,她在读中央党校,“晚上做作业经常到12点”,就这样坚持了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