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台湾网4月1日消息 香港时事评论员何亮亮分析,江丙坤率团的大陆之行,并非“形式大于内容”。这是1949年以后国共双方的首次公开接触,是双方结束过去、开辟未来的一个契机。在这个基础上,如果连战能够访问北京,实现与胡锦涛的会晤,将是两岸关系发展的大事。
对此,香港时事评论员石齐平也指出,江丙坤率团访大陆,大陆以非常高的规格来接待江丙坤,这个高规格对江丙坤不如说是对连战的;与其说是对连战,不如说是对国民党的;与其说是对国民党,不如说是对“一个中国”概念的。
国民党现在不是一个执政党,只是一个在野党,在很多公共政策上没有一个足够的权力,但是它是一个极大的在野党。如果大陆能够跟国民党有很多的合作,一方面能够给国民党更多的条件和资源,让它在台湾处于一个比较相对有利的形势;另一方面也可以给台湾更多老百姓以机会,让他们重新去发现“一个中国”、重新去认识“一个中国”,重新去认同“一个中国”的意义跟价值。
三件大事凸显北京掌握台海主动权
何亮亮分析,近期两岸关系三个引人注目的事件,说明胡锦涛有关两岸关系四点意见的发表和《反分裂国家法》制定实施以来,在两岸关系方面大陆牢牢掌握了主动权,对台工作审时度势、原则不变、策略灵活,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三个引人注目的事件除了以上提到的中国国民党首次组织高层代表团到大陆参访以外,另外两件事则是3月26日台湾奇美企业的老板、著名的“绿色”工商界巨子许文龙发表支持一个中国的退休感言以及同日在台北举行的反制反分裂法的游行。
“放火的喊救火”
何亮亮指出,台北的326大游行预告已久,许文龙的退休感言则出人意外,而二者的影响是完全不同的。326游行是台湾的“台独”势力,面对《反分裂国家法》的一种无奈的情绪发泄。尽管民进党拥有组织动员游行的丰富经验、扁当局使用了行政资源并且在党内广泛动员,加上台联党等政治势力,事先还广泛造势、渲染,宣称要动员百万人上街,结果根据台北警方的统计,实际参加游行的人数约为27万,确实是官方组织的无的放矢的“政治嘉年华”。
因为游行组织者提出向北京“要民主、爱和平、护台湾”都是荒谬的口号,台湾现行的民主制度既非大陆所决定,也非大陆所反对;大陆并没有准备“吞并”台湾。台湾一个观察家认为这场游行是“放火的喊救火”,诚然是一针见血。
震动台湾的重磅炸弹
如果说326游行是逞一时之快,许文龙的一中表白就是震动台湾的重磅炸弹了。吕秀莲等高官则宣称这是大陆“胁迫”许文龙写的。台湾“国安会”秘书长撰文称,据他的了解,许文龙熟悉日文,平时喜欢讲日语,也习惯用日文写作,因此退休感言这样流畅的中文文章,许文龙是写不出来的。这位高官也暗示许文龙受到胁迫。
何亮亮表示,从这位高官的逻辑可以提一个问题:许文龙熟悉和热爱日本,他的奇美集团为什么不到日本投资?大陆难道能够胁迫许文龙到大陆去投资而不准他到日本投资吗?这是一个很简单的问题,只要有常识的人都能够回答。许文龙到大陆投资,就和其他数十万台商到大陆投资一样,是因为在这样一个全球化时代,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不仅是世界加工厂,也是世界市场。选择到大陆投资,不是个人的感情决定,而是资本的逻辑。当这二者发生矛盾,作为巨贾,究竟如何选择,许文龙是被胁迫还是从企业利益出发作的选择,是不言而喻的。
其实,五年前挺扁的台湾工商界名人,多已和“台独”活动保持距离,同时积极扩大在大陆的投资和呼吁三通,台湾工商界领袖王永庆则从来没有支持过“台独”。如今许文龙的转变,更加说明两岸的经贸关系是对“台独”的强有力制约。(言恒)
转自搜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