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张雪梅) 今后居民若呼叫120,救护车一般会在5分钟后到达。今年全市的132个社区内,都将建立起120急救站;在远郊区县,也要建立22个。这是记者从今天上午开幕的“北京中法急救论坛”上获悉的。
据市卫生局局长金大鹏介绍:目前,本市由政府主导的急救网络,由北京急救中心和84个急救分中心、急救站组成,城区急救半径是4到7公里,呼救响应时间为10到15分钟。美国的呼救响应时间是4分钟,而东京只要3分钟。作为大都市,北京的急救能力显然与国际水平还有一定差距。另外,本市的急救医生和护士的技术水平也参差不齐,学历偏低,至今还没有统一的人员准入标准。
为提升全市整体急救水平,迎接2008奥运会,北京市已制定了一整套的紧急救援体系。首先是要使本市所有城乡社区内都有急救站,进一步缩短急救半径,城区和郊区中心城镇的居民呼救120的响应时间为5分钟,与国际水平接轨。
作为“龙头”的北京急救中心,奥运会期间将增加400辆新型急救车,并开展空中救援服务。各比赛和训练场馆、奥运村、主新闻中心等都建有医疗设施,具有紧急救援能力,提供全天候的服务。确保伤病员及时转运到奥运会指定医院,同时,还设立快速便捷的伤病员跨国转运通道。然后是整合社会力量,今后北京红十字会的999急诊抢救中心的院前急救,将和120一起,由市紧急医疗救援中心统一指挥调度。除了城区的社区内有急救站外,郊区的191个乡镇也要陆续建有急救站。
另外,市卫生局已经组建了不同的专业急救队伍,要进一步扩展急救功能。除对一般的伤病急救外,还要开展火灾、地震、高空、放射性污染和中毒等方面的专业急救。北京急救中心还准备建立中法急救培训中心,针对医务人员和市民开展培训,在公众中普及急救知识和技能。
转自搜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