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军区某防空旅参谋长刘鑫,创造性履行基层指挥员的职责,大学毕业14年取得科研成果33项;从排长到旅参谋长,干了8个岗位,每个岗位都有革新成果,并全部转化为战斗力。他是怎样成长为一名具有创新素质的优秀指挥员的?面对记者,刘鑫回顾了自己的心路历程。
我从1990年大学毕业,就一直在防空旅,从排长当到参谋长。今天,记者提问最集中的问题是:作为一名基层部队的基层军官,我为什么能取得这么多的科研成果?
对此,我想说点心里话。
装备精良,战士信心就足,士气就高。指挥员带头革新装备,革新的是物,激励的是人
基层军官,主要职责是带兵。很多记者问我,你一个指挥员,为啥把这么多精力用在改进装备上?我说说我的想法。
1990年,我从郑州高炮学院分配到某防空旅当排长。不久,连队一台指挥仪出了故障,修理所倒不出人手过来修,训练不得不停止。我这个排长压力就大了,于是向营长提出自己修理指挥仪。
营长很怀疑:“能行吗?”结果,真让我修好了。这次不经意的成功,让我意识到,现代战争强调人装结合,装备和军人加起来才是完整的战斗力。
从此,我开始在装备革新中跃跃欲试。1995年,我当高炮连连长时,发现指挥仪射击修正量一次运算要按上百次数字键,测距误差较大。于是,产生了研制修正量计算器的想法。
有的战友劝我:“这是科研院所的事,你一个小连长不是狗拿耗子么?”话粗理不粗,但是我想,基层官兵是武器装备的直接使用者,对性能和使用中的问题更清楚,更有发言权,值得试一试。3个月后,我研制出“指挥仪修正计算器”,计算速度比原来提高了数十倍,还获得了军队科技进步奖。
这下子,我革新的兴趣更浓了。毕业14年来,我共取得33项科研成果。这些成果用在训练和作战上,战士们亲眼看到我们的装备进步这么快,训练劲头一下子被鼓起来了!
所以我说,指挥员带头革新装备,并非与带兵无关。革新的是物,激励的是人!
人的智商差异不大,谁能比谁聪明多少?就看你能不能钻进去,能不能把科研坚持到底
有记者问我,你14年取得33项科研成果,获军队科技进步奖的就有12项,你怎么这么聪明啊?
其实,这是表面现象。搞科研是个艰苦的活儿,充满了坎坷和风险。
1996年初,我发现某型新装备指挥仪线路板故障率较高,检测一个故障最快也得4至5个小时!于是我开始研制新型检测仪。没想到,做电路板试验时,一通电就烧。一块电路板七八十块钱,一连烧了七八次,把我的心都烧疼了!
试验总是失败,我真想再也不搞科研了。这样说容易,真正让我放弃还是舍不得。我把整个系统3000多个接线点一个个进行测试,连续测了3个昼夜,终于取得了成功。
这是不折不扣的笨功夫,所以说,人的智商差异不大,谁能比谁聪明多少?就看你能不能钻进去,能不能把科研坚持到底。
钻进去,人就变得痴迷。那年8月我休假,路上带了十几本书,越看越入迷。突然车厢喇叭里喊:“锦州站到了!”我当时就傻了眼,我要到盘锦,可已经坐过了站!
一天晚上,我来到演练场上,看到月光下一片帐篷密密麻麻。那一刻,我不禁想起有个电影叫《弹道无痕》,就是讲我们炮兵的故事。影片里,也有这样一片月光下的帐篷。当时我想,我们这样奋斗,在历史上也许留不下什么痕迹。但是我和我的战友们奋斗过了,尽到了我们这一代防空兵的责任!
“贫寒的家庭出孝子”。旅领导和部队全体官兵的大力支持,让我心里沉甸甸的、热乎乎的
记者们还有一个疑问,部队科研条件根本比不上科研院所,我是怎么取得这么多成果的?
说起这个问题来,我感受最深。基层部队搞革新,困难确实很多。我开始革新的时候,经费都是用自己工资垫的。旅领导知道后批评了我,决定从有限的机动费中,拿出一部分钱给我搞科研。
前年初,我开始琢磨弹炮一体化这个课题。样机研制成功后,旅党委决定挤出100多万元对现有装备进行改造。常委会上,旅长刘迎春和政委王德波把支票郑重地交给我:“刘鑫,这么多钱,可以盖幢楼啊!”部队不富裕,但是“贫寒的家庭出孝子”。旅领导的大力支持,让我心里沉甸甸的、热乎乎的。
让我感动的不只于此。去年9月,弹炮一体化系统在靶场实弹射击检验,整整4个营的官兵风餐露宿,一干就是一个多月。好几千人啊!就在海滩上没日没夜地陪着我试验。我们导弹营有一名老士官,年龄比我小不了几岁,他家属和孩子都病了,连队为他请好了假,可他说这个项目整个过程他都要参加,要跟我干到底,撵都撵不走……
去年10月17号,是我永生难忘的一天。首次弹炮集火射击,把靶标打了个稀碎!原来一个弹药基数,不一定把靶标打下来。这一次,靶标坠落了,弹舱里还剩不少炮弹!
阵地上,官兵都蹦起来,喊啊,笑啊!刘旅长抱着我,眼泪哗哗地流了下来……
(来源:解放军报第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