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岁乞丐娶22岁女大学生,年龄、学识的强烈对比足以吸引大众的眼球,造成轰动效应。事实也是如此,经过四川某大报首次独家报道后,在网络媒体的推波助澜下,这则新闻迅速成为大众的日常闲聊的话题,感叹现代爱情的变异。随之是读者的好奇心的质疑,记者的深入采访,结果是浪漫、离奇的爱情故事就变成了流氓成性的乞丐诱骗纯真的大学生的大众心理常规的邪恶故事。这时的“看客”随之把日常聊天的话题从爱情故事转移到了指责新闻媒体的不良现象方面,在感慨一番,议论一通之后,又去寻常新的离奇的话题作为饭后的谈资。
传播学中“使用与满足”理论强调新闻受众的主动性,新的传播科技加强了这种主动性的感觉,受众似乎成了媒体产品的主人。这件事能够可以为此观点做注脚,但是这个上帝没有逃出媒体产品的生产者的手心。他们并没有获得什么新知,反而有了购买不良产品无法退货、只能骂娘的感觉。
从时间上来说,48岁乞丐娶22岁女大学生从兴起到销声没有超过一个星期。比之以前的类似话题,它来的快,消失的更快,这说明了什么呢?一个可能的解释是,新兴的网络媒体加速了这个过程,压缩了时间,把新闻变成了快餐文化。大众不停的就餐,毫不顾及胃的消化能力。他们在看、在听、在阅读,在说、在议论,但是他们鲜有行动。结果是他们有想法、有观点,却拾人牙慧,自认为聪明。大众被媒体的信息大餐“麻痹”了,但他们却不知。
从这件事的建构过来看。表面上看,是不负责任的记者编造新闻故事,迎合大众心理,愚弄了他们一把。若对比3月28日的《成都晚报》报道的《48岁乞丐娶22岁女大学生 称卖血也供其读书》和3月30日的《48岁乞丐要娶22岁女大学生续》两文中事件的主角的话语。乞丐罗福元的话语始终没有变,女大学生却出现了强烈的对比,完全翻了供。在现有的提供的文本中,记者没有解释。这可能的情况:要么是记者根据乞丐的讲述进行合理想象,编造了一个爱情故事;要么是记者被乞丐耍了一把,记者又把公众耍了一把;或者乞丐和女大学生合伙演了“双簧”耍了记者。根据常理,最有可能的就是第二种。社会学中每个人都认为带着“公众面具”来生活是最安全的理论也为第二种作了佐证。由此,对记者的采访技术、核实技能提出了要求:提高采访技巧,识别“公众面具”,谨防被骗,确保新闻真实。贴近采访对象,取得采访对象信任的“浸入式采访”也许能够预防。但是,这也说不定是记者在给公众演“双簧”,借以吸引眼球。然而,事实结果是引起了大众的一阵喧嚣。
加拿大传播学者麦克卢汉说,“我们透过后视镜看现在,我们倒退走步入未来”。 “48岁乞丐娶22岁女大学生”的新闻事件已经成为后视镜,通过这面镜子,也许我们看到地球村的某些缩影:漂浮着大地之上的浮躁的云彩。
(稿源:红网)
(作者:刘继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