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丢车丢得没了脾气,派出所对此司空见惯,结果是旧车市场越来越红火,丢失的车辆反而越来越多,自行车依然丢出了一个“怪圈”。
无奈市民:丢了8辆车没法立案
为了方便坐公交车,家住三路居的雷先生每天将车锁放在车站附近。结果从春节至今,他已经丢了8辆车。雷先生说他到派出所报案时,接待民警以雷先生的自行车没有车牌和行车证为由,不予立案调查,雷先生听了挺郁闷:“前两辆自行车都是我新买的,还没来得及上牌照就丢了。难道我买新车是专为偷车贼预备的?我当然丢不起了,以后只好买二手车。可没想到还是丢了!”
更让雷先生“上火”的是,他本想在常丢车的过街桥下再放上一辆自行车,请便衣民警在一旁蹲守,以便抓获偷车贼。可直到现在,他的“点子”也没有变为现实。
派出所回应:立案要手续齐全4月6日下午2时,记者以雷先生朋友的身份,跟着他第四次去六里桥派出所报案。接待雷先生的郭警官表示,因为雷先生既拿不出车牌照、行车证,也不能提供买车的收据,所以雷先生丢的车达不到立案的要求。对于雷先生想出的抓贼的“点子”,郭警官表示认可,但说现在无法实现的原因主要是由于警力不足。郭警官为雷先生做了登记,并表示会将此事上报警长,让雷先生等待消息。但截止到今天,派出所仍没有给雷先生任何答复。
尽管一位住在洋桥的居民说,近期他所住的小区自行车丢失严重;但洋桥派出所的值班民警告诉记者说,近期派出所接报的丢车案件数量并不多。他特别强调,现在居民丢失自行车后多数人不会前来报案,这种情况已非常普遍。
群众反应:报案后希望也渺茫
在洋桥北里小区内,记者在小区里遇到了多位遛弯儿的居民,大家纷纷表示:丢车已是非常普遍的问题,仅洋桥北里小区10号楼前几天就连丢了三四辆自行车。
几位大爷大妈都表示,以前丢了车都会到派出所报案,可现在即使报了案,找回车的希望也非常渺茫,而且还要做繁琐的登记,所以大多数就干脆不去报案了。
据洋桥北里社区居委会的马师傅介绍,目前小区内有24幢楼,2000多户人家,住着约1万余人。小区内人员密集,有大量的自行车,居委会为此特别设置了7个大型存车处。
在洋桥北里小区的3号存车处内,自行车的存放数量并没有达到预计数量,存车处二层的一些地方已被居民租来放置平时不用的旧家具,更多的地方则闲置着。管理员说,即使居民们都下班回家后,车库中的自行车数量也不是很多,有的是怕花钱,有的是嫌麻烦。
一位居民说:“虽然小区里配备了几个存车处,但把车放进存车处毕竟不如把车放在楼下省事,有时中午回来的时间很短,没必要把车再存到存车处了。但就是因为意识上的放松,给了偷车贼可乘之机。” (刘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