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国家人权委员会建议教育部改进
本报汉城4月9日电(记者刘复晨)韩国国家人权委员会近日指出,检查小学生日记指导写作的教学方式,有可能侵犯儿童的隐私权,并建议教育部加以改进。
从服装、指甲、头发到书包,韩国小学有众多检查,而且几乎所有小学都规定学生每天写日记,由老师检查评价,因此人权委员会认为此举最有可能侵犯学生的隐私。
人权委员会表示:“强迫学生写日记,并作为成绩评估对象对日记进行讲评,学生们肯定不能自由讲述自己的想法和生活。应改变检查日记的强制性教育方式,尊重学生们的人权。”
教师和家长团体对此反驳称:“人权委员会忽略了日记能培养孩子思考能力和表现能力的教育作用,没有一个老师是为了监视学生或处罚学生而检查日记的。孩子们还会把对老师的意见写在日记里,日记也是师生间一种重要的对话和沟通渠道。”
教育部政策审议官柳永国表示,指导日记写作本身没有什么不妥,英美等西方国家也通过日记提高低年级学生的写作能力,没有必要改变检查日记指导写作的方式,但将要求学校不能进行强制检查。事实上,学生们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们越来越不愿将自己心中的秘密写在日记里,有的学生甚至将日记分为两本,一本用来应付检查,用另一本记录真实的自己。还不可避免地出现了虚构日记内容的学生,为自己捏造各种善行;个别早熟的青少年甚至将日记作为向老师或异性朋友倾诉感情的手段;有的孩子则把家里的大事小情全部记录在日记里,令教师和家长不知所措。
教育专家指出,最重要的是师生间的信任,教师应该让学生明白,“日记并不是要盲目完成的作业,而是对人生的记录和反省”,学生们每周自觉写两三次,由老师在写作方面予以指导,这才是明智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