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题点击1
20年后北京老人将达415万北京市在1990年就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当时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占全市总人口的10.1%。据北京市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伊密介绍,到2004年底,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到197.2万,占全市常住人口的13.2%;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资料预测,到2025年,北京市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将达到415万,约占人口总数的30%左右。
“保守地说,北京市90%以上的老年人都是衣食无忧。”伊密说,虽然绝大多数老年人基本生活有保障,但随着社会发展物质水平的提高,老年人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正在日益增长。
让老年人生活质量得到进一步提高,就要努力保障所有老年人生活上得到保障、精神上得到慰藉,社会地位得到尊重和认同。真正建立起一个“不分年龄,人人共享”的可持续发展的社会,这是社会和谐的重要内容。
北京大学老年学研究所常务副所长陈功教授介绍说,一项调查显示现在有一半以上的成年子女因为“上有老、下有小”而感到经济困难、时间紧张或精力不足,这容易因为资源的分配紧张引发家庭问题,导致家庭冲突。家庭失和关系到社会失序。
如果没有必要的社会支持,仅仅强调家庭养老,现在的成年人的经济、健康、时间等的超支会影响到他们自身老年资源的储备,同样是一种不可持续的社会运行模式。
虽然北京市已是老龄化社会,但由于目前约有60%强的老人都是70岁以下的低龄老人,当高龄老人也就是80岁以上的老人不断增多并达到一定比例时,老龄问题给社会与家庭带来的问题将会日益严峻。
因此,“现在是我们迎接高龄化社会到来的最好准备时期。”伊密说。
难题点击2“空巢老人”日益增多
西城区早在1982年就进入老龄化。目前,西城区60岁以上的老人已经达到143654人,占总人口的20.32%,其中空巢老人达22833人,占老年人口的15.89%,他们对养老服务的需求十分强烈。
如何让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教、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如何逐步完善包括养老保障、医疗保险、服务保障、权益保障等在内的老年保障体系,如何进一步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生命质量,已经成为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采访手记
老年公寓也能达到“五星级”
采访时间:4月7日上午
采访地点:西城区银龄呵护中心
被采访者:快乐老人
位于西城区北草厂的银龄呵护中心是北京市第一家无障碍老年公寓。“这里所有的地面都是防滑的,所有的墙壁都有两种高度的扶手,所有的电梯都有盲文提示、语音提示。”中心的秦主任说,老人居住的每个房间都有数个呼救器,呼救器直通护理站,老人一按,工作人员就可以看到老人所处的方位,及时为老人提供各种服务。每一位刚加入银龄这个大家庭的老人,都会免费做一次全面的体检,同时建立一套健康档案。
记者到银龄中心采访时,赶上老人们用午餐。中心副主任王建法告诉记者,80多位老人忌口的食品达到几百种,这里的厨师都记得清清楚楚。目前在这里生活的老人平均年龄达到80岁。年龄最大的是99岁的郭慧林老人,6月份老人就要过百岁生日了。在记者为她拍照片时,老人还拿过镜子认真地梳梳头发。四世同堂的郭老一家有50口人,在被问及是否着急看到第五代时,老人诙谐地说,“不能着急呀。”
在银龄呵护中心有一对夫妇:84岁的陈希良和77岁的曾福兰。老两口在附近的一所老年大学报了名,每周一和周五都一起去上课。没有课的时候,老两口就一起在银龄中心的阳光大厅做功课:一个练毛笔字,一个做布艺画。记者采访时,曾奶奶正在做一幅郁金香的布艺画。陈爷爷练书法时,身后传来丁丁冬冬的琴声,曾奶奶说,那是80岁的孙巧玲在弹钢琴,会弹钢琴的人还不少呢。
社区亮点
延伸社区服务触角建立无围墙养老院
西城区是北京市最早进入老龄化的城区之一,受空间局限性,全区敬老床位只有400张左右,远远不能满足住养需求。
目前西城区正在着力构建适合首都中心城区特色的养老服务新体系。西城区在区层面上以银龄中心为龙头,面向全市开放,提供住养服务;在街道层面依托街道敬老院,开展辐射家庭的居家养老服务,把敬老院专业化服务和资源辐射到家庭;在社区层面上依托民间组织开展“无围墙敬老院”的建设,推进家政服务规范化建设,让老人足不出户就可以享受到专业养老设施内的服务。
去年8月,西城区汽南社区在全市率先成立“无围墙养老院”。汽南社区60岁以上老人占总人口的25%,老人们说,住敬老院一是不习惯,二是花费大。汽南社区以住宅楼门为单元,由楼门组长、联络员和积极分子组成服务小组,按个人特长与资源,与本楼门需要照顾的老人结成服务对子,使每个楼门成为一个居家养老点,通过入户服务或微机联网,把各个养老点连接起来,就建成一座“无围墙养老院”。
“无围墙养老院”已经把社区服务的触角延伸到每位老人家中。“无围墙养老院”还专门聘请了两位敬老助理员,每天到孤寡老人和空巢老人家中巡视探望。今后,政府还将为孤老、“三无”等老人开展购买服务,以满足他们养老需求。
专家观点
养老问题是社会和谐的衡量指标
北京大学老年学研究所常务副所长陈功教授
陈功教授说,养老是社会文明进步和社会和谐发展水平的衡量指标。养老问题根本上是一个代际和谐的问题。处理好养老问题,老年人本身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力量。处理不好养老问题会直接影响到家庭幸福和社会稳定。
陈功教授认为,西城养老模式是一种值得探索和尝试的社区为老服务模式。这种“无围墙敬老院”探索符合现在的一种主流认识:对于绝对多数老年人而言,生活在自己熟悉的社区,尤其是家庭,符合老年人心理需求,有助于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这种服务模式有一些适合条件:老年人居住集中,老年人同质性、认同感比较高(如同一单位),老年人或家庭有一定经济基础,老年人健康状况相对较好。服务定位于老年人的日常生活需求和简单的生活护理。这种社区为老服务模式是家庭养老功能的一种有效补充和延伸。由于老年人需求的多元化,决定服务方式必定是多元化的复合模式,没有一种形式是万能的包治一切的灵丹妙药。“无围墙敬老院”是社区为老服务的一种形式,但需要较好的社区服务规范和规范标准,什么样的服务才是合适的、必要的?
另外需要较好的法律保护,老年人是一个健康风险相对较高的人群,万一有紧急情况如何处理,如何保护服务者和老年人双方的权益?
在家庭内养老问题是成年子女在老人和孩子之间资源分配、自己现在和将来养老资源之间的平衡问题。调查显示现在有一半以上的成年子女因为“上有老、下有小”而感到经济困难、时间紧张或精力不足,这容易因为资源的分配紧张引发家庭问题,导致家庭冲突。家庭失和关系到社会失序。成年子女本身现在是社会各个阶层的骨干和主要支撑,他们心有余而力不足的状态直接影响到社会生产力水平和社会系统正常运行。如果没有必要的社会支持,仅仅强调家庭养老,现在的成年人的经济、健康、时间等的超支会影响到他们自身老年资源的储备,同样是一种不可持续的社会运行模式。
在社会上,养老问题是老中青三代人之间的关系问题,各代人应该共享社会发展的成果。国外有很多值得我们借鉴的内容,陈功教授说,突出的有三点:一是建立相对完善的社会养老保障体制,让老年人和家庭无后顾之忧。二是根据不同需求建立不同模式的养老社会化服务体系,尽力延长老年人自立、自理时间,减少对家庭和社会的依赖。三是非政府组织的参与和志愿精神,政府、非政府组织和社会团体等充分合作,优势互补,共同服务,共同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