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高校合并风起云涌。这种在政府主导下的校际合并运行效果怎样?近日,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走访了由吉林省6所高校合并而成被誉为全国规模最大的综合性大学——吉林大学。
合并引发“治理”难题
吉林大学党委副书记王守实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说,2000年6月,根据国务院关于高教管理体制改革和布局结构调整的决定,经教育部批准,分别隶属教育部、卫生部、国土资源部、信息产业部的原吉林大学、吉林工业大学、白求恩医科大学、长春科技大学、长春邮电学院5所高校组建成新吉林大学;2004年8月,中央军委、国务院决定原解放军军需大学合并到吉林大学。
据了解,新组建的吉林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国家重点建设的高水平综合性大学,合并后的吉林大学有6个校区、9个校园,教职工近2万人,全日制在校生近7万人,涵盖了12大学科门类。
“2003年初,吉林大学提出了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奋斗目标。但对于吉林大学这样一所6校合并、校区分散、超大规模的综合性大学,如何来确立科学的内部治理结构以确保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建设的有效进行,一直是亟待解决的难题。”
王守实说,大学的治理结构是当代中国大学制度的核心问题,治理结构的改革是大学制度创新的重心。但大学治理在国内还刚刚起步,尤其在构建符合国情、适合校情的现代大学制度的过程中,有很多观念还不成熟,有很多问题还需要探索。
探索体制性问题解决之道
“由于合校时间短,加之没有现成经验可供借鉴,对超大规模大学管理的客观规律认识不足等主客观因素,使学校的发展面临了许多亟待解决的体制性矛盾和问题。”吉林大学现任党委书记张文显教授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2003年初,新一届学校党委深刻认识到了体制性问题最终制约和影响着学校办学水平和办学效益的提高,要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就必须从治理结构改革入手,以彻底解决体制性问题。
据了解,吉林大学为尽快凸显合校所带来的优势,促进实质性融合,合校伊始学校党委在较短的时间内就相继完成了组建党政机构、选拔聘任干部、学科调整与学院重组、制定基本规章制度等工作;紧接着通过以促进实质性融合为核心的思想政治工作、规章制度建设和校区机构调整,实现了一套机构、一个班子、一种制度。
2003年初,学校党委成立了“大学文化与吉大精神”课题组,对现代大学制度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形成了以下共识:
一是现代大学制度的核心是在政府的宏观调控下,大学面向社会,依法自主办学,实行民主管理。这既涉及规范和理顺大学与政府、大学与社会的关系,更涉及大学内部治理结构的完善和改革。构建健全而合理的大学内部治理结构是建立现代大学制度的微观基础,更是大学自身发展的前提性、体制性条件。
二是大学的治理结构是现代大学制度的本质与核心。大学属于组织范畴,具有许多与政府、企业等其他社会组织同样的组织特性,同时大学作为学术性组织和公益性事业单位,又有其自身的运行规律。大学有着自己的使命、目标和任务;同时作为学术性组织,大学还崇尚学术自由和学术自治,以学术为本位,受学术本身的逻辑规制。因此,有效协调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之间的关系,保障学术民主和学术自由,推动学术进步,权力的体制架构至为关键。
三是针对吉林大学规模超大、校区分散、多所学校合并的实际,要构建现代大学制度,必须着眼于优化治理结构,改革管理模式,转变管理职能,理顺工作关系,创新工作方法,提高办学效益,降低运行成本,确立高效的管理体制和机制,营造良好的办学环境,以保证学校各项事业沿着正确的轨道快速发展。
向科学发展观借力
“吉林大学已经进入了改革发展的关键阶段,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抓住机遇,加速发展。”这是张文显教授总在强调的一种思想。这种思想在吉林大学现已掀起了以“科学发展观”为主题的大学习、大讨论、大研究的热潮,“如何落实科学发展观同吉林大学现实发展紧密结合的改革”也拉开了帷幕。
张文显指出,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内涵,从理论和现实上对处于发展关键阶段的吉林大学来说都有着重大意义。他说,基于这种认识,吉林大学从校党委、基层党委到普通的师生员工,兴起了大规模的讨论学习“科学发展观”活动,探讨如何学以立德、学以增智、学以致用。
吉大还利用电视、报刊、网络等多种载体,对新吉大组建以来的得失成败进行全面深刻剖析。张文显说,基于吉大发展现状,学校党委提出,落实科学发展观,应强化四种能力,即创造性地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以及重大工作部署的能力;以民主集中制为根本原则,建设团结、创新、勤政、廉政的领导班子和选拔、任用优秀干部的能力;驾驭复杂情况、保持和谐局面的能力;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能力。
为使这些能力真正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学校先后启动了“361”、“511”干部培训工程,结合学校实际,酝酿事业发展蓝图,动员群众、凝聚人心、振奋精神。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全面发展,保持协调发展。实践证明,这四种能力有效地解决了学校可持续发展、“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发展战略、学校发展的核心竞争力等重大问题。(刘晶华 卜立平 本报记者 张迎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