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1日,我国总理温家宝和印度总理辛格代表两国政府签署了《关于解决中印边界问题政治指导原则的协定》,双方同意在“全面和长期利益”的基础上寻求边界问题的政治解决,“确信边界问题的早日解决将促进两国的基本利益,因而应作为一项战略目标来推动”。协定明确了中印解决边界问题的11项政治指导原则。这些原则对边界问题的最终解决和两国关系的全面提升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
回顾中印边界的谈判过程,我们可以看到双方一直致力于边界问题的政治和战略解决,其特点和经验值得探讨。
政治定位———值此中印建交55周年之际,双方宣布建立面向和平与繁荣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从而使两国关系首次提升到战略高度。这意味着双方将从更广泛的地区甚至全球角度处理双边关系,边界问题的分歧不应制约两国关系的整体发展,更不能成为影响双方战略合作的“绊脚石”。
政治理解———边界问题历来是国际冲突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国际关系中最敏感和最难处理的问题之一。只有在互谅互让和既尊重历史又照顾现实的基础上,通过平等协商,才能最终找到公平、合理、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这就需要双方达成高度的政治理解。政治指导原则就是这种政治理解的体现。正是本着这种政治理解,中国与俄罗斯、中亚国家和越南等国解决了边界问题。
政治信任———边界问题的解决离不开两国政治信任的建立。2000年5月,首轮中印安全对话在北京举行。2005年1月,两国在新德里举行首次战略对话。目前,双方在全球问题(反恐、防扩散、多极化、能源等)、地区安全(东北亚、东南亚、中东、中亚等)和双边关系(西藏、达赖、锡金和印度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等方面都达成许多共识。这些政治信任无疑有利于边界问题的早日解决。
政治途径———可以看出,中印边界问题的解决将经历三个阶段:确定政治指导原则;制定边界解决的框架;边界的最后划定。目前,两国之间已建立了解决边界问题的三个层次的政治谈判机制:特别代表、联合工作组和专家组。2003年10月、2004年1月、7月、11月和2005年4月,中方特别代表、外交部副部长戴秉国与印方特别代表、国家安全顾问米什拉、迪克希特和纳拉亚南先后举行了五次会晤,两国副外长级边界问题联合工作小组已举行了15轮会谈,现在终于就解决中印边界问题政治指导原则的协定达成一致。它意味着中印边界问题的政治解决很快将进入下一个阶段:制定边界解决的框架。
由于印度是中国唯一和最后一个没有解决陆上边界问题的邻国。它的政治解决不仅对中国,并且对地区和世界都有重要的意义和贡献。在这些政治原则的指导下,中印边界问题的最终解决值得期待。
浙江大学国际政治研究所 张贵洪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