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消息 香港星岛日报14日发表“日本硬起来的背后”的社评,说日本政府面对自己无法妥善解决的经济和社会问题,纵容“中国威胁论”,一方面把毛病归咎于中国近年的崛起,把国民的不满焦点引向一个海外的“共同敌人”;另一方面则利用美国围堵中国的战略,在美国支持下为自己积累国际外交和军事本钱,巩固强国地位。
中日外交风波下的民间力量对峙继续升温,在官方层面,日本政府态度强硬,更有内阁官员公开形容中国是“可怕的国家”,益显双方的互不信任。
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各国对日本的猜疑,既来自其对二次大战罪行的反省不足,也来自其近年积极扩展其政治和军事影响力的具体行动。拥有亚洲最强大军力的日本,修改宪法容许派兵出外参加联合国的维持和平任务,又图谋把美日安全保障条约的范围涵盖及台湾海峡。日本政府的进取姿态,并非单单源于右翼政客的鼓动,而是要呼应日本不少国民渴求重拾国际社会自尊的心态。
百姓欲拾国际自尊
这种国民心态,在七、八十年代日本经济称霸的日子浮现。当年日本汽车称霸世界,有能力收购荷里活大制片公司;香港人戴日本表,用日本电饭煲,看配音日剧,听日本歌。在一次反对日本军国主义复辟的集会上,有“昔有东条英机,今有西城秀树”之语,来形容日本的经济和文化“入侵”。但是,日本在国际政治上的影响力却远低于经济实力,“经济巨人不甘于做政治侏儒”的理论乘时而起,其中自民党右翼议员石原慎太郎的《日本可以说不》,正反映这种心态。
到九十年代,日本步入长期衰退,但国民在经济辉煌时代刺激起的重拾自尊诉求,没有随之隐没。石原的右翼言论虽然富争议性,但在一九九九年却当选东京市长,正显示国民要求有一个摆得出强硬姿态的领导。
政府炮制共同外敌
从人民诉求的背景来看,日本政府近年在经济上显示不出什么强势,失业率高企,唯有在政治和军事上摆出强硬姿态来满足国民的精神诉求。首相小泉纯一郎不顾其它亚洲国家的不满,坚持参拜供奉有东条英机等甲级战犯灵位的靖国神社,显示了“可以说不”的“气概”。面对自己无法妥善解决的经济和社会问题,政府则纵容“中国威胁论”,一方面把毛病归咎于中国近年的崛起,把国民的不满焦点引导去一个海外的“共同敌人”;另一方面则利用美国围堵中国的战略,在美国支持下为自己积累国际外交和军事本钱,巩固强国地位。
在这种环境下,日本官员卷标中国为“可怕的国家”,个中因由有迹可寻。现时各地的反日示威行动,提醒了日本亚洲国家的忧虑,不能只靠军事或经济力量去摆平;至于如何赢得日本民意,促成日本政府改变强悍态度,却是亚洲各国共同面对的更高难度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