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报讯 (记者 何雪华 通讯员李丽萍 陈立雄) 昨日下午,来自广州越秀、荔湾、海珠、天河、白云、芳村、黄埔和番禺等八个区27名曾通过“热线听民声”提供意见建议的市民走进市公安局机关大院,参加座谈会,为公安工作提供大量第一手素材。广州的警察与市民的交流,已从热线“迈进”到面对面的“亲密接触”了。
参加座谈会的市民,是从市公安局开展“热线听民声”活动的两个晚上,来电话的2500名市民中随机挑选出来的,他们来自社会各行业和各阶层。
建议精选:市民应提高自我防范意识
来自海珠区的一名个体户代表说,现在很多街面上被抢手机和抢包事件,人们通常指责公安部门打击不力。其实市民也该对自己容易被扒抢上负点责任。因为这些事件都有个共同点——受害市民的自我防范意识都很差,在路上旁若无人地发短信,打电话,不留意身边的异常情况。要市民少受害,防范才是根本。
建议市民出门前,检查一下自己的手机、钱包是不是放在了相对安全的地方,在外活动时多个心眼。警方也应及时将扒抢的发案情况通过媒体报道出来,报道时公布防范措施,市民才可针对性防范。
全市人民做警察的信息员
昨日,市民纷纷提出加强群防群治,让全市人民都来做警察的信息员、不法行为的揭露者的建议。他们认为,应该将分散在全市大街小巷的市民发动起来,组成警方的信息员网络,多布线眼,市民多做积极分子,让“见到有异常情况就报告警察”的意识深入民心,还可以将社区内下岗、失业人员通过培训组织,成为群防群治生力军。
非警务事情别再找警察了
天河一名姓林的私营企业主说,广州人什么事都找警察,那些非警务工作,已经极大地浪费着广州的警力资源。举例说,现在广州推行社区物业管理,每个小区都有相对应的保安员,但是,打雷声把汽车防盗器引得乱叫也要找警察,自己的钥匙丢了进不了门也要找警察……其实广州的警力,最主要是用于打击违法犯罪,目前的警力不足已经是共识,一个晚上派出所四名民警值班,按规定出警要两人,那么市民乱找警察,甚至谎报案情骗警察来,就等于占用警力资源来处理非警务工作。这种行为,实在不能再持续下去了!因此,“非警务事情别再找警察了!”
转自搜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