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成都商报讯
昨日一早开始,本报的健康夜校报名热线就热得发烫。报名者的年龄从25岁到65岁不等,职业也是五花八门,有律师、公司老板、白领丽人……不过报名的市民除了自己参加,多数是替亲朋好友报名。
为自己报名
报名者赵晓明:35岁,从事国际贸易业务
身体状况:因患直肠癌做过手术
鬼门关前走一遭
倍感健康珍贵
“当绝症降临头上,方知健康的重要性”,在所有的来电报名者中,赵晓明年纪不大,只有35岁。可他说,自己是个在鬼门关前走过的人,对健康的理解最透彻。
3年前,他曾因直肠癌动过手术。患病前,做国际贸易业务的赵晓明和许多上班族一样,工作忙,压力大,所以,健康的概念对他来说似乎很模糊。那时,“工作就是第一位”,他几乎不怎么锻炼身体,惟一的体育锻炼就是在炎热的夏季,约上朋友到游泳池里“劈波斩浪”,直到一次便血改变了这一切……
2002年夏天,赵晓明被查出患有直肠癌。起初,乐观的他还很平静地接受了这“当头一棒”。然而,从住进医院接受手术到化疗那段时间,每天躺在病床上,不能像正常人那样跑跑跳跳,以及一次又一次接受化疗带来的肉体痛苦,赵晓明方才意识到,能够做一名正常的健康人,走路、运动都是一种幸福。
术后,赵晓明对健康的态度有了很大的转变,“健康、家人永远是生命中最宝贵的财富”。以前他爱吃火锅,因为忙,和妻子时常在外吃饭,饮食也多以辛辣为主。康复出院后,他改变了外出吃饭的习惯,没有特殊情况,就选择在家吃饭,而家庭菜肴也开始以绿色植物唱“主角”。买健康书籍也成了他的一项业余爱好,以便及时了解自身和家人的健康状况。
听说商报要办健康讲座,赵晓明说自己举双手赞成,还要积极参与。他说,自己的身边还有不少同事、好友把健康不当一回事,他希望借本报的报道,能够引起更多市民对健康的关注,以健康体魄和心态快快乐乐地生活。
报名者孟秋:44岁,曾任报社编辑
回家后只想瘫在床上
孟秋(化名)在某报社工作,作为一名同行,几天来她很关注本报的“关注健康拒绝英年早逝”报道,也来报名参加健康夜校。
刚进报社时,孟秋还是一名编辑,那时,她的工作时间完全是“昼夜颠倒”,别人都进入梦乡了,自己和同事们却还坐在电脑前“激扬文字”,争分夺秒地编版。清晨后,她才能躺进被窝里弥补夜晚的睡眠。“睡眠都不足,更别说挤时间来锻炼身体”。经过多年辛勤,孟秋现在已从编辑转向行政工作。可人到中年后,家庭、事业的双重压力又让她常感疲劳,睡眠不好。昨日下午,走在去医院的路上,她无奈地告诉记者,自己的父母身体一直不好,最近母亲又因心脏病住院了,读高中的儿子的学习也让自己操心,尽管现在不用“黑白颠倒”了,然而工作、家庭责任让44岁的她倍感压力。她说,自己也知道锻炼的重要性,也曾经很想坚持年轻时喜爱的游泳、乒乓球运动,不过照目前的生活状况,“回家后就只想瘫在床上,啥事也不想,更别提锻炼身体”。
为女婿报名
报名者陈庭德:二女婿是中学教师,三女婿是软件设计师
女婿压力太大
生活、经济的双重压力下,儿女们过得十分辛苦。65岁的退休教师陈庭德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于是,他还没来得及跟儿女们商量,就迫不及待地打进本报热线报名参加健康夜校。
陈庭德说,他的二女儿下岗了,二女婿是一所中学的教师,刚好又考上了研究生。为了生活,二女婿不得不一边上学,一边上班,每天早上6点多就要出门,晚上10点多才能回家,有时还要熬夜看书写论文,十分辛苦。尽管二女婿嘴上没说什么,但他知道二女婿承受的压力很大。
他的三女婿是软件设计师,同样是早出晚归,晚上10点多才能吃晚饭,工作压力也不轻。为此,他很担心女婿和女儿们的健康。很多次,他想跟他们沟通一下,但等他们回家时,他都已经睡了。为了帮助女儿们减轻负担,他也尽力帮他们带好孩子。看到本报关于精英们英年早逝的报道,他触动很大,既深感惋惜,也更担心两个女婿的健康。“他们不来我都一定来帮他们听!”陈庭德说。
记者联系上陈庭德的二女婿童华胜后,他刚好回到家。他说,他已经知道岳父为他报名的事,这让他十分感动。“为了生活嘛!”他叹了口气说,他会注意自己的身体,只要有空,也一定来参加夜校。
为父母报名
报名者尹华松:父母都是做家具生意的
父母身体状况:目前还没有大的毛病
一家三口见面都在餐馆
“我想给父母报名,他们太累了!”昨日下午,市民尹华松打进了本报热线。他说,父母都是做家具生意的,从他记事起,父母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公司里,几乎就没有陪过他。随着公司的生意越做越大,一家人团聚的时间也越来越少。
尹华松说,每天早上8点,父母就从家里到公司上班,一般要晚上11点以后才能下班。一家人交流的时间一般都是在车上的时候。为了能更多地在一起,一到吃饭时间,他们就提前约定一家餐馆,一家三口都赶到餐馆吃饭,完了以后又各忙各的。
“一个星期奔波于四五个城市!”他说,父亲经常出差,省内省外到处跑。不过幸好父亲既不喝酒也不抽烟,这么多年来父亲的身体还没有出现过大的毛病。“病说来就来!”尹华松说,他担心父母一直处在亚健康状态,所以给父母报了名,让父母一定来听听专家的讲座。
随后,记者联系上了尹华松的父亲尹先生,他正在从绵阳回成都的路上。得知儿子为自己报名的事后,尹先生显得十分开心:“也没他说的那么严重!”他说,自己其实还是很注意身体健康问题,心态也很好。“这样的生活可能还要持续一两年吧!”他说,人的欲望是很难满足的,但为了健康,他会考虑调整自己的生活。
为老公报名
报名者张娟:老公是一家房产公司的老总
老公身体状况:身高1.7米,体重170斤,上次体检时已经查出有脂肪肝
老公一天吃一顿我很担心
“忙!”说起老公,张娟只用了一个字。她说,老公是一家房产公司的老总。每天早出晚归,即使人闲下来了大脑也闲不下来。作为老总,老公仍事无巨细都亲自过问。不管刮风下雨,他都要到工地上查看工程进度、施工质量。往往一去就挪不开脚,无数的事情都要他来解决。
“有时晚上10点才有空吃饭,而这顿饭是一天惟一的一顿。”张娟十分心痛地说。以前她还经常帮助老公解决一些事务,自从有了孩子后,她就在家做起了全职太太,变着花样为老公改善伙食。可老公又不得不去参加各种各样的应酬,根本就没机会回家吃饭。她说,即使回到了家,老公也闲不下来,总有想不完的事和接不完的电话。他一天的休息时间最多7个小时。而真正放松的时间只有跟儿子一起玩的1个小时。张娟担心地说,老公身高1.7米,体重却足足有170斤,上次体检时已经查出有脂肪肝。
如今,他们一家只要有空就会外出爬山或者进行锻炼,但效果甚微。看到本报开办健康夜校的消息后,她立即为丈夫报了名。没想到丈夫却刚好到西安出差了。张娟只好自己来听,等丈夫回来后再向他转述。
当记者提出跟她丈夫联系时。张娟婉言拒绝了:“他实在太忙了!”
为老总报名
报名者刘君:40岁的总经理经常熬夜
担心老总的身体垮了
“我们公司的老总平日里工作忙,身体健康也顾不上,我们想帮他报个名,让他多了解一些健康知识。”昨日上午,某公司财务主管刘君打进热线为自己的老总报名参加健康夜校。
在刘君眼里,只有40岁的总经理刘丁是公司里的大忙人。公司是刘丁从重庆来蓉后创办的,经过几年的打拼,目前业绩属于同行业中的佼佼者。在刘君眼中,公司发展越好,刘丁的工作就越忙,身体情况也越让员工们担心。刘君说,公司虽然实行的是朝九晚五的工作制,但下班后对刘丁而言仍然是上班时间。为了公司的发展,刘丁不得不参加一些推脱不了的应酬,晚上回家后还得为一些业务上的事情费心,经常熬夜至两三点睡觉。“大家都知道,除了忙工作,他平日里最大的爱好就是上网打游戏,他把它当成工作外最大的放松,可我们担心,他这样不为健康考虑,等公司再发展壮大,他的身体就垮了。”
面对这份关爱,刘丁显然又感动又意外,“我也是刚刚才知道的”。这位“大忙人”笑称,自己从小就不太爱运动,人到中年后加上忙事业,健康运动对自己更是一种奢侈。他坦言,“有时候想去锻炼一下身体吧,一个人怕孤单,约朋友去吧,大家的兴趣爱好又不一样,不好统一。”刘丁说,除了应酬,朋友聚会也都是喝喝茶、打打牌,“畅快淋漓地运动”离自己的确有些遥远。不过既然连员工也“看不过去”了,刘丁自然领情,他说自己一定会参加健康夜校的课程。
本报记者袁丽雅郑蕾
社会学家剖析成都精英生存现状
自我调适
量力而为
怎样让成都的精英们快乐地工作,健康地生活?昨天记者就这一问题采访了省社会科学院社会研究所研究员文献良。“尊重客观条件,制定合适的人生目标,量力而为。”这是文献良从社会学的角度为成都精英们开出的“健康良方”。
成都商报:这些精英面临着哪些方面的压力?
文献良:我认为他们主要有三方面的压力。一是社会竞争的压力。我们现在的社会竞争非常激烈。这些社会精英不但要应对行业的竞争,千方百计争取或者保住自己在行业里的领先地位。在单位里还要面临岗位的竞争和同事之间的竞争。现在的人才年轻化趋势越来越明显,精英们大多是处于年富力强的中年人,他们希望自己的成就超过老一辈,还要和年轻人竞争保住自己的领导地位。
二是社交压力。我们的社会还处于转型期,社会资源和机会对于每个人并不均等,这些精英为了让自己的事业得到更好的发展,不得不应付各种各样的社交活动。在这些交往中,他们养成了不好的生活习惯,抽烟、喝酒、缺少休息等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健康。
三是人际关系压力。在人际交往中,这些精英随时都要小心翼翼地维系着和上下级、和客户之间良好的人际关系。很多时候,这种人际交往并非出自他们的意愿,进而给他们的心理造成了压力。有些人因此性格怪僻,引发心理疾病。
成都商报:我们在采访中发现,这些过得并不快乐的精英们在单位中大多处于中高层。他们为什么感觉压力最大?
文献良:这些精英们在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上来说处于“小康阶段”。单位的最高领导或企业的老板们拥有决策权,只管发号施令,下层大多只管按照上级的指令按部就班地执行。处于中高层的精英们既要考虑按照领导的意图去执行,保住自己已经拥有的地位并“尽量往上爬”;又要千方百计调动下层的积极性,取得最好的成绩。
造成这些处于中高层的精英们压力大的原因和他们的管理理念有关系。很多人不注重培养下层员工的团队意识和合作意识,他们认为自己在单位上是一个“官”,对待下属粗暴、专横,把下属当成可有可无的打工仔,没有信任感。下属缺乏职业精神和归属感,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这样,精英们事必躬亲,如履薄冰,更加大了他们压力。
成都商报:社会观念对这些精英有压力吗?
文献良:这些精英们属于先富起来的人,社会对他们的一举一动格外“挑剔”。他们不得不更加注重维护自己的良好形象和声誉,害怕得罪人。
成都商报:怎样让这些精英们更加快乐、健康?
文献良:首先,我们的社会要提供一个更加良好的竞争环境,让每个人能够平等地参与竞争。其次,我们的管理理念和方式还需要改善,坚持以人为本,培养员工的职业精神和团队意识。这些都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
在目前的环境下,精英们最要紧的是学会心理调适,缓解自己的压力。尊重客观条件,制定合适的人生目标,量力而为。本报记者郭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