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段曾经在重庆流行一时的顺口溜:直辖市的牌子、中等省的架子、单列市的底子。这段顺口溜,如今在重庆已经没有生命力了。
最近几年,重庆人突破自己相对闭塞的“山地意识”,遇山开洞,逢水架桥,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相继建起了黄花园大桥、鹅公岩大桥、渝碚高速公路、渝奥大桥……昔日的小城区已经大变样,市民的生活日新月异。
西部有大把的世界级资源———少数民族文化绚丽多彩,广袤山川动人心魄,水电资源蕴藏丰富,矿产资源储量巨大,但西部的经济一直欠发达。西部总是被人们当做观念落后的老典型。来到西部的人连连摇头,都认为观念落后是阻碍西部发展的关键原因,前几年有本研究西部的畅销书,干脆就把这种现象叫做“富饶的贫困”。
如今,在西部大开发热潮中,很多个性鲜明的城市正在把观念革新搞得风生水起。不只是重庆尝到了观念更新的甜头,在西部很多地方,观念更新给地区发展带来了强大的推动力。
昆明是第一个在央视做旅游宣传的城市,此举向全国乃至全世界展示了一个风情别样的云南。2002年,在昆明市第十一届人代会上,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把“营销昆明”列入政府重要工作。当地官员说,这个营销计划是先把整体形象包装出去,然后通过这个“壳”,将昆明的人文、历史、文化、自然和投资环境予以推介和发布。偏居西南一隅的云南,把低成本营销的概念运用得出神入化。
2004年11月,成都荣获“中国十大最具经济活力城市”,同时,它又是我国目前惟一获得联合国人居环境奖的城市。2003年的统计结果表明,在减压成为全球风潮的时候,成都人早已认识到:社会发展和城市进步,不应以增加民众的压力为代价,而是为了让民众生活得更好。
观念也是生产力。在西部采访,我发现,凡是那些观念现代的地方,经济也肯定发展得较快,那些观念落后,相对闭塞的地方,肯定也相对贫穷。在西部内部,这种差距也越来越大,越来越明显。总体而言,西北的发展要慢于西南,在西部开发中,长江上游经济带和南贵昆经济区占据了整个开发重点的三分之二。在西部12个省会城市中,成都创造的经济总量排名第一,而且人均年收入达到1.9万元,比全国人均年收入高出一倍多。
在西部,有观念非常超前的明星城市,但大多数地方观念还比较落后。在西部,常常能看到这样的情形:在离一座相当现代化的城市几十里的地方,就是非常贫穷的乡村。城市就像一座孤岛。有人把这叫做政策造市。这几年国家确实给了西部相当多的政策和资金支持,但没有自生能力,靠扶持建成的经济体是长不大的。
最大的自生能力就是新思想、新观念。一些先知先觉的地区已经尝到了观念更新的甜头,走上快速发展的轨道。有理由相信,在明星效应的带动下,西部更多地区将从懵懂中醒来,西部大开发的成就将更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