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亚各国的民意诉求和发展中国家的联合是现阶段延缓日本“入常”脚步的主因,而美国出于自身战略考虑所做的选择,也起到了至为关键的催化作用
本刊记者/杨中旭
4月7日,美国公开拒绝几项关键的联合国改革计划,其中包括对增加援助设定时间表,减轻债务,以及扩大安理会等。这一表态,给正在进行“争常”冲刺的国家当头一棒。
作为美国的盟国,日本尤其沮丧。
负责对美国国务卿赖斯提出联合国改革建言的顾问塔西克莉向联合国大会表示,“我们不应受到人为期限的限制”,“包裹式的联合国改革及发展目标”不切实际,“我们现在希望在广泛一致的基础上推动联合国改革”。
这一态度,和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王光亚的发言主旨已经相当接近。
当天早些时候,王光亚表示,改革应先易后难、循序渐进,对各方尚存分歧的重大问题要采取谨慎态度,一时难达成共识可继续磋商。他特别强调,中国不赞成为安理会改革人为设定时限,更不赞成强行表决缺乏共识的不成熟方案。
在7日举行的联大辩论中,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也都认为安理会改革不可草率,并质疑安南为改革设置最后期限的做法。作为安理会五常任理事国之一的俄罗斯,也反对在9月联大高峰会前接受安南的一揽子改革计划。
美国总统和国务卿都曾先后表态支持日本“入常”。塔西克莉此番代表官方的表态令外界迷惑:美国在“争常”问题上抛弃了日本?
日本的“争常”之路,在多方合力之下已经陷入难局。日本庆应义塾大学副教授安田淳对《中国新闻周刊》说,日本今年加入安理会的可能性正在变得越来越小。专家们认为,东亚各国的民意诉求和发展中国家的联合是现阶段延缓日本“入常”脚步的主因,而美国出于自身战略考虑所做的选择,也起到了至为关键的催化作用。
美日分歧
随后,日本政府发言人杉浦正健对美国的立场表示失望。但他承认,日本支持安南在9月之前解决“扩常”问题的呼吁,与美国采取了不太一样的立场。他还呼吁美国参与安理会改革,并且提醒美国曾承诺支持日本成为常任理事国。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朱锋和中国人民大学美国研究中心主任时殷弘对《中国新闻周刊》表示,美国仍支持日本“争常”,美日之间的联盟也没有动摇。美日之间的分歧在于,日本是“急进派”,美国是“缓进派”。换言之,双方原则相同而战术不同。
冷战结束5年后,美日经过研究与磨合,于1996年签订《美日安保协定》。这一协定,后来被认为是东亚战略转型的标志事件。从那时起,日本彻底废止“联中制苏(俄)”方针,转行“联美制华”战略。
9年以来,这一战略方针造就了日本与东亚各国层出不穷的冲突。教科书、领土、靖国神社等问题均与此有关。
今年2月19日,美日召开外长与防长的“2+2”会议,确定美日新安保指针,双方联盟得到进一步强化。一个月后,美国国务卿赖斯访问日本,明确表示美国支持日本“入常”。
以上事实表明,美日之间的同盟在短期内仍属牢不可破。只是美国在日本“争常”问题上的表态更多是原则和口头上的支持。观察家们看到的具体作为,多是日本一力所为。比如,对非洲异常热情的援助,在世界范围内明令日本驻各国大使拉票的举措等。
安田淳对《中国新闻周刊》说,日本的“急进”举动,反而引起美方的猜忌。
美国不愿意看到日本与其它第三世界国家接近的态度,是美国一贯的战略方针。在东亚地区,美国鼓励支持日本成为“政治大国”。同时,美国在联合国改革问题上又有自身的战略考量。安理会扩大和常任理事国的增加,都将制约“单边格局”。从这个角度出发,对美国来讲,联合国的作用,已远无冷战时期重要。
另外,东亚各国的民意诉求(数千万人签名反对日本“入常”),咖啡俱乐部对日本等国“争常”问题的反对态度,也是美国不得不考虑的因素。美国不愿意为了日本而犯众怒。于是,美国前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斯考特罗福特5日在接受日本《产经新闻》采访时放风说,从客观形势来看,要想增加常任理事国席位是困难的,并对日本“争常”表示悲观,尽管他坚决支持日本进入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韩国的力量
3月下旬,韩国总统卢武铉在听取完外交通商部长官潘基文的汇报后说,韩国要努力成为“东北亚均衡者”。
这一论调,在韩日之间围绕独岛、教科书、历史问题等一系列争斗的背景下提出,备受舆论关注。复旦大学韩国研究中心教授石源华对《中国新闻周刊》说,韩国的这一转变,是多种力量交错的结果。
长期以来,东北亚存在着以美日韩“南三角”,来制衡冷战时期苏中朝“北三角”的局面。冷战结束后,“北三角”解体为双双边关系,而“南三角”继续存在。但是朝核问题的出现,开始对这一格局产生影响。
显然,危机一旦爆发,韩国所受影响为“南三角”三国之最。因此,就不难理解为何在朝核问题六方会谈上,韩国的态度始终与美国有距离。同时,韩国在朝核问题上需中国助力,战略上也有接近中国的可能。
不过,当时韩日关系尚佳,韩国的这一战略目标并未明示。这和日本长期以来在政治上奉行拉拢韩国,冷落中国的策略不无关系。1998年,时任韩国总统的金大中访问日本,双方达成在历史问题上不再追究的默契。在中日之间因为小泉参拜靖国神社而“政冷经热”的同时,韩日之间的首脑会晤却从未中断。
然而,日本政府在进入新年之后的一系列举动,令韩国政府产生“上当”一说。由是,对日“外交战”展开。
3月底,韩国国防部长官尹光雄访华,表示要“使两军关系有一个新的发展”,两国关系也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据韩国媒体报道,4月初,韩国政府官员透露,他们正在执行“等距离外交”的指示。
虽然中韩两国的军事交流尚无法与“南三角”相提并论,但这次访问的意义在于,军事战略交流的大门由此打开。
相对于军事上的接近,中韩在民间层面的“阻日争常”上一直在携手合作。就在总部设在美国的华裔抗日战争史实维护会于2月28日在旧金山宣布签名活动开始的同一天,韩裔社团也加入了从洛杉矶开始的签名活动的宣传。华裔和韩裔力量在两国境外的联手实际使得两国国内的民间力量进入“同一个战壕”。
咖啡俱乐部
数周之前,本刊获知联合国的“咖啡俱乐部”有扩大之势。
所谓的“咖啡俱乐部”,或可称为本次联合国改革报告中的部分未得利者联盟,其共同的话题,是阻止不利于自身的改革。已经激起东亚各国公愤的日本首先成为众矢之的。这个俱乐部的规模,从年初的40多个国家,逐步扩大到3月下旬的70多个国家。而到4月11日纽约聚会之时,已有117个国家允诺参加,超过联合国会员国的半数。
此前一个月,日本曾经声称已争取到逾百个国家支持其“入常”。现在来看,咖啡俱乐部规模的扩大,等于提前宣告了日本“急进”策略的失败。
不过,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对外政策研究室主任金熙德对《中国新闻周刊》说,这并不意味着日本“入常”无望。他的基本判断是,日本此轮“争常”是否成功,还要取决于6月的联大会议和9月的联合国高峰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