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1943年夏季,在苏联八十八旅听到赵尚志将军牺牲的消息,我心里难过极了。苏联当时出过一本小册子,称他为“中国的夏伯阳”。是赵尚志将军促成了我和保合同志的婚姻,也因为他错误地被开除党籍的缘故,我们也曾一度错误地被开除了党籍。在我的革命生涯中,他是对我影响相当大的人。
1935年在汤原游击队时,我们就听说了(东北人民革命军)三军的赵尚志同志非常能打仗。还有人讲,他平常穿的衣服很随便,像个“伙夫”,到老乡家里没人能认出他是司令员。每次打仗缴获的战利品、衣物等,他都先分给战士们。1937年7月,北满省委扩大会议在六军被服厂召开,我才第一次见到赵尚志同志。他个子矮小,脸黑瘦,穿一件缴获日本的旧军装,好像枪也没有带,和周保中、李兆麟、冯仲云这些穿戴整齐的首长们在一起,显得非常随便,不像个领导干部。他性格活泼,说起来比比划划,没有一点架子,我们战士都觉得他容易接近,好说话。如果不是从近处细看,一般觉察不出他有一只眼睛是假的。这就是威震三江让日寇胆寒的赵将军。
1941年9月,我和保合同志正随着王效明支队,沿挠力河畔艰难西征依兰,和饥饿、死亡搏斗时,赵尚志也在苏联领受任务,率姜立新、张凤岐等五人小分队,回东北汤旺河上游活动。按照任务预定时间,要求他们12月份返回苏联。但赵尚志让张风岐等在人先回去了,他只带姜立新仍留在国内。据张风岐同志回忆:“赵尚志对在苏联押了两年我(应是一年半)不满……赵尚志写了很多材料,莫斯科(中共中央代表)也知道赵尚志过去(过境),就不知道人在哪儿。赵尚志写的信,莫斯科也接不到。他自己写的材料,谁也不让背,别的任何东西都不要,小书包总是自己背着。赵尚志表示:‘任何自己死在东北,也不回苏联去了!’让我们四个同志弄马,奔洮南到关里去。我们三个人先回去的。我告诉姜立新,回去时一定把赵尚志领回去,不回去不行!
1943年7月,我看到姜立新,我问他赵司令呢?姜立新说:‘牺牲在东北啦……’姜立新告诉我,赵尚志他们五个去缴梧桐河警察所。途中姜立新解手,刘炮(混入队伍的奸细刘德山)开枪打死了赵尚志,还有一个新补充的队员也被打死了……赵尚志同志的尸体,现在也未查清下落。”
可见,赵尚志将军殉国以前,就已经抱定了宁为真理而牺牲的决心。他要到关内去找党中央、毛主席,汇报“王康指示信”在东北党组织内造成的混乱影响,给东北党领导的武装抗日斗争带来的巨大损害。他要向“母亲”表明一个被无辜开除党籍的布尔什维克,对党和人民的赤子之心,对革命理想至死不渝的忠诚。
早在1936年底,赵尚志同志就派朱新阳同志赴苏,汇报北满临时省委对“王康指示信”的一些不同意见。1937年6月,王明开会听取汇报时,批评北满临时省委“左”倾、“冒险主义”、“无组织无纪律”等。朱新阳同志回忆:“王明在发言中虽然一方面说‘吉特补充指示信’中称伪军为同盟军是文字提法上不妥,但结论又说伪军是难得的同盟军,把我搞得很糊涂。
数月后,康生来找我,说准备要我回东北解决三军、六军提出的这些问题,问我能不能说服赵尚志……我表示说服不了赵尚志,康生再也没动员我回东北,他夹着皮包就走了。”
这个时间,应该是1937年末,正是在此前后,陈绍宾带口信说,苏方要抗联主要领导人到苏联研究配合行动问题。而当1938年1月,赵尚志赴苏后,却被扣押达一年半之久。令人费解的是,在莫斯科一直想“说服赵尚志”的王、康在这么长的时间里,竟一点不知道消息!直到1939年6月,苏方恢复赵尚志自由,并且宣布他是中共中央和共产国际任命的东北抗日联军总司令。此时,最盼望的中央的声音又在何处?
1939年10月12日,越境到苏联寻找中央的北满省委代表冯仲云,心情急切地写到:
“亲爱的中共中央负责同志:
”从1935年5月―1939年5月,整整4个年头了,这是多么悠久的岁月啊!这4个年头中,北满党完全是处在四处隔绝地状态中。他们与外部没有任何的联系,得不到任何直接的援助,没有得到上级组织的领导,……他们在空前严重压迫之下,在巨艰万难的环境中,本着共产党员的真正革命的精神,前仆后继,不怕牺牲,不惜流血地向前迈进。“一息尚存,警死抗日”,使我大中华民族解放史上呈现灿烂的光辉!……
“我们站在布尔什维克的自我批评立场,向中央提出批评。中央三四年来与东北党,尤其是北满党没有联系,使党内各种问题不能及时的在政治上,组织上解决,使工作受到无限损失,是错误的。我们认为中央某些同志应该负责任……”
当时莫斯科还有以任弼时为团长的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此报告是交由苏方转逞,但是没有回音。
1940年3月正当赵尚志、冯仲云和周保中在苏联的伯力开会,统一认识之际,传来北满省委开除赵尚志党籍的消息。冯仲云于3月24日再次致信中央:“东北党的全部工作,迫望着党中央迅速恢复直接联系,规定根本办法……”同时,冯、周二人力请北满省委重新审查开除赵尚志党籍的决议,希望将赵尚志留在党内。但两上希望都落空了。
看来赵尚志早已对通过苏联和中央取得联系不抱幻想。所以,他在1941年9月,要求回东北活动,并计划亲自去找党中央。尽管他知道,通往延安之路无比艰险,但牺牲生命,也在所不辞。正是那种不怕任何艰险,不惧任何敌人的大无畏的英雄气概,为他奏响了人生旅程的最后一曲悲歌,写下了东北抗联史上沉重的一页。
据回忆文章,当特务从背后向他开枪时,身负重伤的赵尚志回手用枪打死特务。闻声赶到的姜立新,把他背到附近的一个小窝棚里。此时敌人也闻讯赶到。赵尚志腹部血流如注,自知伤势严重,命令姜立新带文件转移,自己拼尽最后的力量进行掩护,后因重伤昏迷被俘。
敌人的记载说:“赵尚志受伤后约活了八个小时左右。当审讯时,赵尚志对审讯的警察说:“你们不也是中国人吗?现在你们出卖了祖国,我一个人死了没有关系,我就要死了,还有什么可问的!’说完闭口不语,狠狠瞪着审讯他的人,对重伤留下的苦痛不出一声,其最后表现,真不愧为一‘大匪首’的尊严。”
曾参与谋杀赵尚志将军的日本战犯不城正雄,在反省文章里回忆:“审讯马上开始了。赵尚志将军神态威严,一言不发,只是轻蔑地看着在他身前身后转来转去的日本人。不管日本人怎么问,赵将军都是以沉默来对待。直到最后,他才愤怒地说:‘你们是日本帝国主义的走狗。对你们没什么好说的。就是说了,也是对驴弹琴――没有用!’这时,由于伤势过重,失血过多,赵将军昏倒了。到了1942年2月12日早晨8点钟,他的心脏停止了跳动。……
“听说,赵将军的头颅是由三江省警务厅警备股的人锯下来的,后来,把将军的遗体投入了松花江。”
风悲松山黯,雪怒三江寒,壮士随波去,长歌恸地来。民族英雄赵尚志,从1932年参加东北抗日斗争,几起几落,百折不回,与日寇浴血奋战十年,战功卓著。日伪闻风丧胆,哀叹:“小小的满洲国,大大的赵尚志。”无论多么险恶的逆境,都无法动摇他坚定的信念,直至壮烈殉国(年仅34岁)。
滔滔松江水,日夜回荡着尚志同志的心声:
“党籍是每一个共产党员的生命……,我一天也不能离开党,希望党组织一天也不要放弃对我的领导。”
1982年,尚志同志牺牲四十周年之际,中共中央组织部致信黑龙江省委,要求对赵尚志党籍问题重新进行调查,实事求是地作出结论。6月8日黑龙江省委做出《决定》:“经复查,赵尚志同志在珠、汤联席会议上以及会后,并没有反对中央关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战略方针,只是对吉东特委、中央代表来信和王明、康生指示信中的一些问题,提出了批评,不存在反对中央和反党‘左’倾关门主义路线问题,更不存在企图捕杀北满省委领导人的问题。赵尚志同志的一生,是忠诚党的事业的一生,他是个坚贞的共产主义战士。他在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民族解放斗争中,坚强不屈,英勇奋斗,作出了重大贡献,直至献出了自己的宝贵生命。”《决定》给尚志同志恢复党籍,彻底恢复了名誉;对受牵连的同志,也给予平反,作出了公证的历史结论。
尚志同志安息!
作者简介:李在德,女,朝鲜族,1917年12月29日出生,著名抗日女烈士金成刚之女。1934年参加汤原游击队成为创建初期的游击队员;193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9任抗日联军赵尚志部队副书记,随赵尚志将军在东北抗日战场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后随军南下,于丈夫于保合(著名抗日英雄)团聚,1950年从武汉移居北京并定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