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世两件的剔红文房用具之一,一件收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另一件将出现在4月27日上海信仁拍卖有限公司2005年春季艺术品拍卖会上。
可以称得上“国宝”的这件拍品,历经了黄家三代人的“誓死保卫”,已不仅仅是文化的表征,更融入了两岸炎黄子孙对祖国的深情。
第一代———为护国宝被日军杀害
拍品的主人是来自台湾的黄先生,祖上早年居住在北京,是琉璃厂小有名气的古董商人,尤其以收藏宫廷漆器著称。
黄先生说,抗日战争爆发后,古董成了日军觊觎的目标。黄先生的爷爷面对很多日本高级军官的高价诱惑和武力相威,都没有妥协,最终成为日军通牒的对象。
黄老先生为了保护国宝,买通伪军,连夜安排儿子护送国宝和家人取道广州前往香港。
临行前,他一再嘱咐儿子:“父亲的命献给国家值得,记住永远不能让中国人的东西落到外国强盗手里。”两天后,黄老先生被日军杀害。
第二代———面临破产不卖外国人
为了保护国宝,黄家老小辗转到了台湾,隐姓埋名,改行开办了实体,不再继续古董生意。
1997年金融危机,黄家的产业一度处于破产的边缘。
这时,有人受美国私人收藏家委托,想以高价收购黄家的旧藏。黄先生的父辈没有忘记前辈的临终教诲:“就是破产也不能卖给外国人。”
一位大陆收藏家本来想捡个便宜找到黄家,但知道了黄家的遗训后,放弃了收购的念头,而是出巨资帮黄家度过了难关。
第三代———回来只为认祖归宗
黄家的收藏在台湾岛小有名气,但很多收藏家前去收购国宝时均被拒绝。然而当上海信仁拍卖有限公司的专家赴台征集拍品的时候,国宝的第三代传人黄先生主动找上门来,希望委托拍卖。
人们吃了一惊,黄先生说:“我们家藏国宝,在岛内也经常参加各种展览,但是从来没有卖给外国人。这是亿万华夏子孙的共同财富,由于两岸还没有三通,我们希望通过这种拍卖交流的方式让大陆的同胞也得见国宝,也可以和我们一样有机会赞叹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背景资料:
这款剔红文房用具造型精巧,纹样严谨细腻,极重刻工,雍容华贵。
台湾故宫博物院出版的《乾隆皇帝的文化大业》中详细介绍说,从存世量和相关资料来看,此器就应该是当年乾隆皇帝的案头用具,可谓精中之精。在台湾发行的面向小学生的文化课本中,有专门对此器的介绍,并以此为例介绍祖国传统的雕漆工艺。
作者:□文 孔超
转自搜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