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上月28日,圆明园防渗事件被媒体披露以来,时间已近一月。一月长于百年。积压了145年的愤怒,孕育了145年的觉悟,成长了145年的责任,在公元2005年冰消雪融、乍暖还寒的春天里,竞相绽放:专家们奔走呼吁、投书献言,普通民众上网上报、吐露心声,环保总局挺身而出,倾听民意、集纳民智……
越来越多的人清醒了:圆明园不是娱乐嬉戏的普通公园,也不单是爱国主义的生动课堂,更是凝结了中国几千年智慧的园林艺术瑰宝,虽然她数经劫难,但残山剩水、残垣断壁中流风余韵依然可寻、宏大精巧的设计依然可辨;越来越多的人明白了:圆明园不是哪个人的庭院,也不是哪个单位的私产,她不仅属于北京,更属于全国人民;越来越多的人知晓了:虽然我不是圆明园管理处的职工,但我也可以表达观点,了解详情——因为,这是我的权利。
尽管如此,我们还是感受到了莫大的遗憾。因为,圆明园是山、水、荷、苇、岸、林、草、石等诸多要素相伴与共的古典园林,牵一发而动全身。防渗工程影响所及,不仅是生态、水利,更有文物和园林。但是,迄今为止,我们却较少听到文物、园林专家的声音;迄今为止,我们没有看到文物和园林部门的行动。
其实,值得质疑的不仅是防渗工程,还有在未开放的西区,即圆明园三园之一的圆明园内(已经开放得是绮春园和长春园),悄悄进行的所谓“调整植被”和“整修驳岸”。而学者的举证和媒体的报道,已经揭示了残酷的现实和潜在的隐忧:在无知和贪欲的驱使下,在漂亮的幌子下,掩盖了对原有植被的大肆砍伐,和对存在了二三百年之久的驳岸的掀翻重砌。这两大工程所造成的破坏和导致的后果,并不亚于防渗工程。如果不能及时制止和纠正,圆明园将面目全非、旧迹难寻——“第四次浩劫”并非网民无中生有的愤慨之辞。
文物、园林专家的沉默,除了不知情,和曾经抗辩无效的伤情,我实在想不出别的正当的理由。难道历经劫难的圆明园,已经不值得我们呼吁、关心了吗?也许,文物和园林专家们忙,忙于自己的研究,忙于自己的设计,忙得无暇顾及琐碎的身外小事。但是,人们实在忍不住要问一句:专家们的良知何在?道义何在?
更让人不解的,是北京和国家两级文物、园林部门的沉默。难道那些被掀翻重来的驳岸不是文物吗?难道那些被砍伐的野草、杂树和高大的乔木,不属于“园林”吗?圆明园“整治”工程,不是经过了你们的审核、批准吗?审核、批准之后,你们就可以放任自流、袖手旁观了吗?难道那数千米被掀翻重来的驳岸,难道那些砍伐林木的触目惊心的照片,还不足以引起你们的重视吗?
如果说文物、园林专家的沉默属于“义务”的范畴,那么,文物、园林部门的沉默,则已有“不作为”之嫌。而且,文物、园林部门的沉默,还容易被误解为“受到了不便公开的压力”。但是,这应该不是事实,因为我们早已告别了官官相护的封建时代,跨入了民主法制的社会主义国家。何况,北京市首善之区,比京城之外别的地方更加民主,更加开明。沉默啊,沉默。除了麻木和不作为,人们还能找出别的合理的解释呢?沉默啊,沉默。正在进行“整治”的圆明园西区已经被严密封锁,有专职人员严防死守,不但游客不能参观,连记者采访也被“防火”拒之门外。除了圆明园的职工,人们无从知道里面正在发生什么。
沉默啊,沉默,不在沉默中灭亡,就在沉默中爆发。劫后余生、沉默无语的圆明园,还能忍受多少沉默?难道要到木已成舟、不可挽回的那一天,再来供人们凭吊与叹息、反思与忏悔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