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讲述中日友好交往一样,中国历史教育包括中国人民抵抗日本侵略的内容天经地义
爱国教育 重在史实
前不久,日本文部省审定通过了右翼势力篡改史实、美化侵略的《新历史教科书》。在遭到亚洲国家的普遍谴责之时,日本一些官员不但
不思悔改,反而倒打一耙,向中国提出了“改善历史教育”的无理要求,甚至公开要求中国“改善”包括北京的抗日战争纪念馆在内的展示方式。日本的一些媒体也鼓噪,中国历史教育中的爱国教育“催生”了“反日民族主义”,认为“要彻底消除中国的反日情绪,必须先删除中国历史教科书内的抗日战争史”。这种指责和要求,真是荒唐至极。
何谓爱国主义?爱国主义是一种对祖国的忠诚和热爱的思想感情。爱国主义教育是国民教育的应有内容,也是中小学历史教育的应有内容。举凡世界各国的历史教育,包括日本在内,无不渗透着爱国教育。
中国的历史教育一向重视爱国主义教育。早在1929年颁发的《初级中学历史暂行课程标准》中就指出:初中历史课程的目标之一,即是“研求中国政治经济变迁的概况,说明近世中国民族受列强侵略之经过,以激发学生的民族精神,并唤醒其在中国民族运动上责任的自觉”。其间,已蕴含着爱国教育的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0年颁发的《小学历史课程暂行标准》,则明确要求通过历史教育,“逐步培养其爱国主义的思想”。之后,在历次颁发的中学历史教学大纲中,都把爱国主义教育作为历史教育的重要内容。在最新颁发的《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和《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也都明确规定,历史课程目标之一,是“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中国的爱国主义教育内容极其丰富。爱国主义在中国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不同时期,尽管有不同的内容,但它的核心内容首先是热爱自己的祖国,热爱和继承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激发对祖国历史与文化的自豪感,形成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中国的爱国主义教育,理所当然应包括学习历史上中国人民反抗外国侵略的民族气节和斗争精神。中国近代以来,外国列强一次次地侵犯中国,从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入侵,从甲午战争到抗日战争,面对列强的暴行,中国人民不畏强敌,英勇斗争,表现了大无畏的民族气节和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这种民族气节和斗争精神,是激发中国人爱国主义情感的重要源泉。
在中国的历史教育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向来是尊重历史,一切以史实为依据的。无论是教育部颁发的历史课程标准,还是现行的各种版本的历史教科书,都是基于历史事实来进行爱国教育的。现行的我国中学历史教科书在讲述中国近代史时,当然要讲到抗日战争时期。讲中国的抗日战争,当然要讲中国人民与日本侵略者进行英勇不屈斗争的事迹,当然要控诉日本侵略者在中国犯下的屠杀中国平民的暴行。但我们的讲述,都是建立在史实的基础上,并不是无中生有的编造。难道我们不应让自己的青少年知道这段历史的真相吗?
日本右翼势力指责我国的历史教育,指责我国的爱国主义教育,不是出于故意歪曲我国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便是故意混淆历史事实。事实上,在我国的历史教育中,在控诉列强侵华暴行时,并非只谴责日本侵略者在中国犯下的罪恶,也谴责西方列强在中国所犯下的罪行,从英国在鸦片战争中的罪恶,到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从沙俄军队在东北的掠夺,到八国联军在北京的暴行,等等。也就是说,中国的历史教育讲授的,不仅是抗击日本侵略的斗争,而是抗击所有列强侵略的斗争。此外,在中国的历史教育中,中日友好、日本对人类社会贡献等,也占了相当的分量。例如,现行的历史教科书中,就有“日本遣唐使”、“鉴真东渡”,日本“大化革新”、“明治维新”、“战后日本成为资本主义经济强国”等内容。为什么日本的一些右翼分子对此视而不见呢?
由此可见,日本右翼分子提出中国的爱国教育问题,完全是不顾事实和别有用心的。他们的用意在于:一、为日本右翼的历史教科书设置保护屏障,企图转移视线,淡化人们对日本历史教科书问题的关注。二、嫁祸于人,妄图把中日关系倒退的责任,强推给中国。
把爱国主义作为历史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天经地义的。但是,只有真实而全面的历史事实,才能培养出正确的爱国情感。像日本右翼势力编撰的那种否认历史、篡改事实、美化侵略的新教科书,只会毒害本国的下一代,严重伤害包括中国人民在内的亚洲各国人民的感情。但愿日本的某些人不要继续干蠢事了。(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 朱汉国)
《人民日报》 (2005年04月27日 第七版)
搜狗(www.sogou.com)搜索“教育”,共找到70,435,618 个结果。中国历史教育包括中国人民抵抗日本侵略的内容天经地义。
转自搜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