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万隆会议的植树活动上,胡锦涛主席把代表中国的牌子放在一棵树前,并给树浇水。这一举动象征着在亚非各国共同培植浇灌下,万隆精神之花将继续盛开
国际先驱导报驻雅加达记者夏林报道“感谢中国政府和人民对印尼地震海啸灾民的援助,感谢胡主席给我们带来救灾物品。这些救灾品对我们来说真是雪中送炭!”
4月21日,胡锦涛主席出访印尼,他的专机给尼亚斯岛灾区民众带来了包括100顶帐篷在内的灾区急需物资。这是尼亚斯岛一位普通灾民发出的真情感叹。
专机运物资,情系灾民
亚德里安努斯·胡鲁是不少中国记者和救援人员熟悉的朋友。尼亚斯岛两度遭受灾难后,胡鲁主动为人生地疏的外国记者和救援人员引路和提供帮助。4月25日,他同记者谈起胡锦涛主席用专机为他们带来救灾物品时,激动地说:“今年3月28日地震发生以来,偏远地区的一些灾民还没有得到救灾物资。中国的援助太及时了!”
胡锦涛主席一直惦记着印尼的灾民。据有关方面介绍,出访前,我国驻印尼大使馆在一份报告中反映,尼亚斯灾民急需帐篷等生活物资。胡锦涛看到了这一报告,立即指示有关部门随他这次出访的专机给灾民捎去最急需的救灾物品。当天专机抵达后,一箱箱救灾物资立即从专机上卸下。打开标有“贵宾专用”的集装箱,一顶顶帐篷整齐地摆放在一起。中国商务部长薄熙来代表胡锦涛主席向印尼社会事务部部长巴赫蒂亚尔·哈姆夏转交了这批物资。
4月25日,中国红十字会与印尼红十字会签署为印尼地震海啸灾民修建友谊村的合作备忘录,胡锦涛主席和苏西诺总统出席了签字仪式。印尼红十字会主席马里·穆罕默德在签字现场对记者说:“今天两国签署的友谊村建设项目将解决亚齐地区300户灾民的居住问题。”
中国对印尼地震海啸灾民的真诚援助加深了两国人民的友谊。胡锦涛在会见印尼总统苏加诺时表示,结合今年两国建交50周年、郑和下西洋600周年,促进双方各方面交往,使两国友好更加深入人心。两国元首共同宣布建立中印尼战略伙伴关系。苏西诺总统同胡锦涛主席会谈后会评论说,胡锦涛主席的此次访问对印尼与中国关系的发展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必将对中印尼两国友好合作产生深远的影响。
万隆步行,胡主席率先挥手
胡主席出访印尼的另一项行程是出席万隆会议50周年纪念活动。24日一大早,万隆晴朗的天空下,众多记者守侯在独立大厦道路两旁,期望捕捉到各国领导人的风采。
近9点的时候,部长级官员出现在道路上,中国外长李肇星走在队伍前列,他步履轻松,神态怡然,不断地向跟在身边的中国驻印尼大使馆的工作人员询问情况,有记者叫他的名字,他便偏过头,朝大家致意。
9点刚过,亚非国家领导人出现在道路上,一时间,锣鼓喧天,街边身着五颜六色民族服装的舞蹈演员随着音乐跳起了动人的舞蹈,迎接贵客的来临。
领导人的队伍浩浩荡荡,苏西洛居中,左边是印度总理辛格,右边是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其他领导人簇拥在周围,胡锦涛率先举行右手,向两边的记者和群众挥手致意,气氛顿时变得异常热烈。
从街口的萨沃尔-霍曼饭店到独立大厦,这是一段历史性的步行——50年前,当万隆会议召开时,亚非国家领导人就是从萨沃尔-霍曼饭店步行到独立大厦的。今天,亚非国家的领导人依然以这种方式缅怀历史,展望未来。
24日中午,各国领导参加了纪念万隆会议的植树活动。胡锦涛把代表中国的牌子放在一棵树前,并给树浇水。历史不会忘记,从坦赞铁路到金融危机、到海啸捐款,中国和广大亚非国家结下的深厚友谊。未来会记取,中国领导人在2005年的亚非峰会上重新点燃团结友爱合作的万隆精神火炬。
50年前的4月18日至24日的七天改变了世界。部分亚洲和非洲的第三世界国家冲破了帝国主义的阻挠和破坏,在印尼万隆召开国际会议,这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参加的第一次大型多边会议,会上中国总理周恩来展现了出色的外交风采,使各国领导人深为折服。
50年后的今天,中国国家领导人再次成为世界瞩目的焦点。
22日上午雅加达会议中心里,有来自100多个国家的领导人或其代表。会议两个主办国印尼和南非的总统苏西洛和姆贝基以及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先后致开幕词,吸引了不少记者。但之后的领导人发言时,在场各路记者明显兴趣降低。不久胡主席要讲话了,新闻中心一阵骚动,大多数记者都从座位上站起来,跑到大屏幕前倾听,有的忙着录音,有的忙着录电视信号,有的忙着做笔录。胡锦涛在这次会上提出的构建亚非新型伙伴关系的四方面设想,成为21世纪万隆精神的新起点。
转自搜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