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年前,一名美国学者因其写的《谁来养活中国》的报告,几乎成为“中国威胁论”的代言人;4年前,他的另一本书《生态经济》,又对中国的经济发展模式提出质疑。
今年3月,中国科学院却聘用这位“总给中国挑刺”的美国学者为名誉教授
本刊记者/孙展 □李华
大多数中国人是通过《谁来养活中国》这份报告认识莱斯特·布朗的。
1994年,首先发表在美国《世界观察》上的这份长达141页的报告,向中国人描述了一个令人恐惧的前景 伴随着水资源的日益短缺,加之高速工业化进程对农田的破坏,以及人口的急剧膨胀,中国在21世纪初期,将无法独自养活10多亿人口,那时,大量的粮食进口将可能引起世界粮食价格的上涨。由于全球经济的一体化,中国的粮食问题可能会对世界的粮食供应,甚至政治格局产生巨大的影响。
报告出台之际,恰逢“中国威胁论”流行国际政坛之时,因此,布朗的言论被认为是对“中国威胁论”的有力支持,他甚至被当作“中国威胁论”的代言人。中国的学者们曾找出布朗推论中的种种漏洞加以反驳,甚至政府有关部门发表了《中国的粮食问题》予以回应。
当时,布朗已经是声名显赫的世界级学者,是美国世界观察研究所所长,曾被《华盛顿邮报》誉为“世界上最有影响的思想家”,现在他担任地球政策研究所所长,其自1984年创刊并发行至今的《世界现状》年度报告,则被誉为全球环保运动的《圣经》。
随着时间的推移,国内的学者开始注意到,尽管布朗预言的结果并没有在中国出现,但是他在报告中提出的诸如水资源短缺、农田减少、环境恶化、人口膨胀等问题却变得越来越现实。正因为如此,布朗的报告和他本人开始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2004年,布朗登上了由中国国家环保总局主办的“科学发展观世界环境名人报告会”的讲坛 事隔10年,他终于获得了中国官方的认可。
今年3月22日,布朗从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副院长马石庄手中接过了名誉教授的聘任证书。这一具有象征意义的举动,与其说是中国学术界与这位美国学者11年论战之后的和解,不如说是11年之间,中国社会看待环境问题的态度发生了巨大转变。
《中国新闻周刊》通过电话专访了这位执着研究中国问题的美国学者,了解到他提出这一系列尖锐问题背后的真实动机,而他本人又是如何看待中国这10年的变化。
中国新闻周刊:你什么时候开始对中国感兴趣的?
布朗:这要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初。当时我在美国农业部的亚洲司做研究,当然包括对中国的研究。那时候中国十分封闭,和外部世界没有多少贸易上的往来。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特别是1978年开始的经济改革之后,中国所发生的事情越来越有意思,伴随着改革而出现的粮食产量的持续增长让人印象深刻。
同样是在进行经济改革的前苏联,粮食产量却在下降。特别是1990至1991年,他们的粮食产量是下降的。我认为研究这两个国家的经济改革如何影响农业粮食的产量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于是,当我关注到影响日本、韩国的粮食生产对外界十分依赖的因素时,我发现中国与这两个国家有相同的发展趋势。所以我写了一篇报告来说明这个问题。
中国新闻周刊:在写这本《谁来养活中国》的报告之前,你来过中国吗?
布朗:我第一次到中国是在1984年。因为《世界现状报告》的出版,我到北京来参与这本报告的中文版发行。中国的学者在当时给了我很好的接待。
中国新闻周刊:你怎么理解《谁来养活中国》出版后,中国学者及官方对它的回应和反驳?
布朗:我想,对于11年前(中国学者对)《谁来养活中国》的回应有很大的政治色彩。我想中国不会自己承认,中国将来需要进口大量的粮食。因为那样的话,会引起全社会的关注。从中国领导人角度来说,他们是出于一种政治上的关心。
而我只是从一个学者的角度来提出问题。
中国新闻周刊:这之后十几年,他们对你的态度是否有了变化?
布朗:十几年前我来中国,从某种意义上说,对于中国是个冲击。我认为中国的发展趋势与韩国和日本有着相似之处:它们都是在工业化之前就拥有繁密的人口,随着社会的工业化,建立工厂、城市化都会造成大量的农田流失。而现在的韩国与日本,有70%的粮食是依靠进口,所以我认为写这样一本书是非常重要的。
我想让中国的领导人意识到在向工业化转型的过程中可能出现这些问题。可这个观点被排斥,因为他们拒绝承认未来中国的粮食供应要依赖外国。
大约两年后,也就是1996年,我就被中国的官方(农业部,中科院)邀请来讨论中国的农业问题。从那以后,我认为我对农业问题,环境问题,水资源,气候变化的分析和研究对中国是十分有用的,他们对我的态度逐渐改变,我也逐渐被政界和学界所认同。
今年3月的中国之行,最初目的是要给中科院开一个讲座。因为我新出了一本书(《生态经济》),在中国引起很大反响。当我到了中科院之后才得知,他们想在讲座之后授予我名誉教授的头衔,开始我十分惊讶,后来我感到十分荣幸。
莱斯特·布朗被认为是“环境约束条件下的可持续发展”概念的初创者。他于2001年出版的《生态经济》一书,认为目前这种以破坏环境和牺牲生态为代价,以经济为绝对中心的传统发展模式(“A模式”)已经走到了尽头。他提倡经济学家和生态学家携手,将经济真正视为地球生态的子系统,以环境中心论取代经济中心论,将“A模式”转变为以生态经济为核心的“B模式”。
他还在2005年初警告说,中国已经取代美国成为世界上头号消费大国,如果人们还是沿袭过去美国那种消费主义模式,结果将是灾难性的。
中国新闻周刊:你认为“B模式”适合中国吗?
布朗:是的。我认为“B模式”不仅适合中国,而且适合世界上所有的国家。例如,它的能源系统包括许多可再生资源的利用,如风能、氢能、太阳能、潮汐能等等。各个国家都有各自的特点,这样,各个国家可以利用自己的可再生能源优势来发展。
中国新闻周刊:美国也是按照这个模式发展吗?
布朗:“B模式”也适合美国。虽然美国有自己的发展模式,但是这种模式不能再继续下去。美国需要改变,就像世界的其他国家一样。
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它们在发展“B模式”中拥有自己的优势,因为它们现在正在建立自己的能源体系。而美国已经按照过去的模式建立了自己的能源体系,所以它需要重建自己的能源体系。
中国新闻周刊:也许很多人在想,为什么中国人不能过上现在“美国式”的生活,而要去发展“B模式”?
布朗:如果我们按照“B模式”来发展,也可以过“美国式“的生活。但是要时刻记住的是,我们现在的生态系统已经无法承受这种经济发展模式。因为现在已经没有足够的石油来支持石油经济的发展模式。因此我们要寻找新的资源来替代能源。
而如果中国建立像美国一样的交通系统,拥有大量的汽车,从长远来看是不可能实现的。不仅是中国,全世界都是这样,因为地球没有那么多的石油供人使用。对于中国来说,也没有那么的地方来停放这些汽车。
如果中国继续按照西方经济的发展模式走下去的话,它一定会失败。但是中国还在建设之中,如果它按照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发展,前景就十分明朗。
旧的经济发展模式不适合中国,也不适合印度,也不适合将来的美国。我所提出的新的经济发展模式,最基本的是利用可再生资源来提供能源。拥有多样的能源转化形式。消费主义经济将会被循环经济所代替。
中国新闻周刊:有些人认为你只是想通过提出一些奇怪的观点来引起人们的注意,特别是在中国问题上,你怎么看?
布朗:我的确很想引起公众的注意,因为这样可以让人们关注这些问题,并且重新构建经济发展模式。
我经常用中国来举例,是因为首先,中国是一个非常大的国家,无论中国发生什么,对世界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其次,我们看到中国发展的速度十分迅猛,所以全世界对中国都十分关注。通过中国的例子,许多人就可以了解我的观点,也就会接受我所作的分析。
中国新闻周刊:听说你出版的书都是用再生纸,而且平时是步行或骑车上班?
布朗:这是减少对树木砍伐的一个很好的方式。我没有汽车,有人送给我汽车,但是我不想要。因为给汽车加油,修理汽车是一些非常麻烦的事情。我非常喜欢在这段路上散步,特别是晚上下班回家的时候。
中国新闻周刊:你这种生活方式在美国典型吗?
布朗:不算典型,虽然很多人和我一样关心环境问题。但是大多数美国人还是拥有自己的汽车上下班。而不是和别人共用一辆。占据了大量的停车空间,造成了大量的交通堵塞,我不想再给交通增加负担。
中国新闻周刊:你怎么看中国有些年轻人想要拥有自己的汽车?
布朗:这种情况不仅在中国,在世界其他地方也很常见。当我年轻的时候,我也很想拥有一辆汽车。但是30年前,我决定放弃这个想法。当你意识到汽车会带来许多问题(如空气污染,耕地被占)时,就自然会放弃拥有汽车的想法了。
转自搜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