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间:2005年04月28日18:02 来源:四川新闻网-宜宾日报 |
【热点排行】【推荐】【打印】【关闭】 |
![](https://images.sohu.com/ccc.gif) |
|
免费 最经典的幽默小段子 掌握第一手军事情报
搜狐新闻,告诉你正在发生什么。 点击进入>>>
|
>四川媒体宜宾日报二版
明天会更好
2005-4-27 4:22:28
2005年4月7日晚上11时
今天是下乡的第四天。
天,仍然晴朗,我的心,却是阴霾。这一切皆因今天的走访。
这几天,沿户走访,听群众说的最多的是“刘光先”这个人,据说是精神错乱,经常骚扰群众,这样一个危险人物,问起群众为何不加以追究的时候,大家却都保持一致态度:缄默不语。这里面有什么隐情吗?我决定与村主任余光禾去会会这个人。
走到刘家,眼前一幕却让我不忍目睹,这哪像个家?家徒四壁,家人谈起他,不禁泪流满面。原来刘光先患有间歇性精神病,平时正常如常人,只是每年油菜花开时,就会精神错乱。家里人为了他的病,四处陪小心,为了医他的病,更是厚着脸皮东借西凑,弄得一贫如洗。然而他的病情未有好转,而且有加剧的现象。这时,我才明白周围群众的态度从何而来,原来善良的人们也不愿意使这个家雪上加霜了。看到这里,我和余村长已经按捺不住,从包里拿出100元钱,交付给家人用以解决燃眉之急,家人感激不已,竟难以言语。我当时也没再说什么,只是将“刘光先”这个名字重重地写在笔记本上,并且打了一个大大的“?”号。
此时,静静的夜,看到笔记本上的这个问号,感慨万分,辗转反侧。在这件事上,我竟是显得如此心有余而力不足,而且似乎只能如此!还有多少“刘光先”?难道我所做的只能捐点钱?捐钱,只是杯水车薪,每年的困难救助,也只能解决一时之需,并不能根治源头。作为医疗卫生分管领导的我,不禁为自己工作的局限性而自责:没有时时刻刻想着群众的利益,随时随地走到群众中间去,了解他们的疾苦。当务之急,必须加快县上农村医疗改革以及医疗救助的步伐,早日建立起城乡一体化的医疗救助制度,让农村里的特困群众也能享受医疗救助,从根本上解决他们的困难,让他们早些走出生活的低谷,渐渐过上致富的日子。想到这里,内心深处才感觉有一丝阳光,慢慢地亮堂起来。
明天,对,明天,一切都会更好的。
(李其春)快速检索
报社地址:宜宾市南岸长江大道中段26号电话:办公室:0831-2331741编辑部:0831-23386572320402广告部:0831-2320542传 真:0831-2320554邮政编码:628017 本报电子版由 四川新闻网 制做维护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
![](/print/c.gif)
|
![](/print/c.gif)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