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间:2005年04月28日18:02 来源:四川新闻网-宜宾日报 |
【热点排行】【推荐】【打印】【关闭】 |
![](https://images.sohu.com/ccc.gif) |
|
免费 最经典的幽默小段子 掌握第一手军事情报
搜狐新闻,告诉你正在发生什么。 点击进入>>>
|
>四川媒体宜宾日报三版
路在这里延伸
2005-4-27 4:23:49
本报记者石小云 实习记者周 妍
一名退伍军人,村支部书记,他凭着在部队炼就的那种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带领村民用三年时间修建了一条长达6公里半的机耕路。他舍小家,顾大家,无私奉献的精神深得村民的赞誉。他就是翠屏区沙坪镇羔羊村村支书——王明富。
1976年,在部队当了三年兵的王明富,回到了自己的家乡——翠屏区沙坪镇羔羊村当文书。 1986年,王明富当上了村支部书记。当了10年村干部的王明富很想为村民做点实事,他也常常独自一人琢磨,究竟该为村民办点什么事呢?
1987年,王明富针对当时村民运粮、运物都靠肩挑背磨的村情,村里农民赶集要走一个多小时,村民到集上卖水果、蔬菜,常常需要头天就摘好,不然根本来不及赶路,但是头天摘好的果蔬第二天卖,已不新鲜,卖不起价。针对这一实际情况,王明富决心要改变村里的交通现状,促进村域经济的发展。王明富借鉴其他村里修路的经验,他一边带头捐钱捐物,四处勘查地形,落实施工规划,一边劝说亲戚,给他们讲道理,改变他们的观念,村民被他的真情感动了,许多村民纷纷加入修路的队伍中来,这更增强了他修好村道的信心和决心。
为了尽快让村民走上宽敞、安全的路,王明富夜以继日地在工地带领村民修路,家里什么事情他都顾不上。修路将要完成的时候,王明富的老母亲得了重病,生命危在旦夕。此时正是修路的攻坚阶段,他叫了几位亲戚帮忙把母亲送到医院,自己仍然投入到紧张的村道建设工作中去。后来,王明富的母亲在医院里住了一个多月,他也没有时间守在母亲病床前。在大家的努力下,花了三年时间,完成了从志城到羔羊村6公里半的机耕路,通车那天王明富激动地流下了眼泪。在通车以后,王明富来到医院看望母亲时,母亲知道村里的路通车了,他的母亲感到有这样的儿子而骄傲。不久,他的母亲含笑离开了人世,为了修路,王明富没有照看好母亲,深感遗憾。
村道修通后,村民进出和运输都方便了,村民们对带头修路的王明富十分感激。2004年,年已50多岁的王明富又被村民公推直选为村支部书记。他对村民说:“我年岁大了,要么休息,要么就为大家办点实事。”一位姓谢的村民告诉记者:“没通路以前,我每天都要走1个多小时的路才能到镇上,村里的孩子上学常常要提前2小时起床、赶路上学。冬天,孩子们只好打着手电筒赶路上学。夏天,遇到涨水,沿江那段路常被水淹没,小孩路过这里极不安全。路修好后,从村上到镇里节省了一半的时间,走起路来方便、安全。通路后,还促进了村民搞种植业和养殖业,村民的农产品运出去不再发愁了。运输方便了,沿路村民大多修起了楼房,如果没有这条新修的道路,那些建筑材料很难运到村里。现在王明富又打算带领村民将这条机耕道延伸1.5公里,这条路完善后,村里的交通条件将会得到彻底改变。”村民王军告诉记者:“通路以前,我家种田为生,一年纯收入不足600元,生活很困难。路修好后,我和姐夫合伙种竹荪,经济效益很可观。仅去年,种竹荪收入5000多元。”
目前,王明富千方百计筹集资金,打算带领村民继续修通完善全村10个社的机耕道,争取实现10个社,社社通机耕道,这样,村民可以开办农家乐,发展观光农业,促进农民增收。快速检索
报社地址:宜宾市南岸长江大道中段26号电话:办公室:0831-2331741编辑部:0831-23386572320402广告部:0831-2320542传 真:0831-2320554邮政编码:628017 本报电子版由 四川新闻网 制做维护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
![](/print/c.gif)
|
![](/print/c.gif)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