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冬天,一位加拿大人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参加商业广告片拍摄。片子的情节为:一个中国人发明了一种可治愈心脏病的中药,这位加拿大人在其中扮演一个西方医生,他的台词大概是:研究已证明这是世界上唯一一种可治愈心脏病的药,这种药已经治愈了成千上万的心脏病患者。在拍摄时,导演只要求他临场发挥,语言待后期制作时再配中文。于是他拿着一盒假药丸带着微笑用英语说出台词:“我甚至不会用这药来喂狗。”
从这位“洋人医生”的语气看,这仿佛只是他的一种幽默及即兴表演。但实质上,这是对商家以瞒天过海的卑劣手段欺骗患者行径的莫大嘲讽。为何要用英语说出这样的台词,这位洋人曾表示:自己拍摄商业广告片也仅是为了挣钱,因而当他面对商家的无稽谎言时,就不自觉地“审视了一下自己的良心”,用英语表达出对这种所谓“特效药”的幽默式反感。
这是一记实实在在的“幽默耳光”。认真看看我们的广告宣传,仅医疗行业的胡乱吹嘘现象,就已离谱得令人瞠目结舌,有的还给患者弄出了严重的后遗症,乃至生命危险等医疗事故。那么,这位洋人对所代言的心脏病“特新药”,表示用来喂狗都很担心其安全性,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那么,这记“幽默耳光”打在了谁的脸上呢?首先是缺乏良知的不法厂商们。在医药的虚假宣传上,有的厂商大搞无中生有、芝麻吹成西瓜等鬼把戏,骗取钱财之后,贻误了患者的有效治疗时机而酿成灾难等现象多不胜数。这个“幽默耳光”也打在信息传播、广告审批监督者脸上:即便如此离谱的吹嘘,竟也能在审批部门过关,竟也能在媒体公然刊播,广告宣传管理上的混乱局面可见一斑!这个“幽默耳光”还打在市场监管部门脸上:既然敢于投资制造如此荒谬的虚假广告,那就表明虚假“产品”在流通渠道顺畅无阻。
有关部门应被洋人这记“幽默耳光”打醒了——对于那些制假贩假、恶意夸大产品作用的行为,是得拿出壮士断腕的决心给予根治了。否则,不仅会使更多无辜患者上当受骗而吃尽苦头,更会让我们在人家的笑话中,悲哀得无地自容。
转自搜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