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他伸出了一根手指指向前方,当他讲到两岸互动合作时,还特别拿双手打开作比喻。每逢这些激动人心的手势,记者席上都能听见“啪啦啦”如雨点般的快门声响起。演讲完夫人送上温馨一吻
在大陆访问的很多场合,连战都和夫人形影不离,不少记者目睹过夫妻二人执手相随的感人场景。演讲前,连战依然非常尊敬地向听众介绍一道前来的“内人”。演讲期间,连夫人始终非常专注地凝视着丈夫。而在演讲结束后,她立时起身走到连战身边,在其脸上印上温馨的一吻。观众争相提问发言权照顾老师
连战的演讲举世瞩目,入场券一票难求,而更为有限的是提问时间。不时对着手表看时间的主持人表示是“最后一个问题”时,听众席上齐刷刷地举起十几双手臂。左右为难的主持人想到一个折中的办法,略带歉意地对听众中人数最多的学生提出,把这个宝贵的提问权让给一位老师。当这位幸运的老师提问结束后,似乎是为了补偿,主持人居然说“可以再提一个问题”,这可乐坏了迫不及待的大学生们。看到母亲旧物偷偷擦了擦眼角
演讲完毕,北大校委员会主任闵维方教授向连战赠送了其母赵兰坤女士在北大就读期间的学籍档案和照片。伴随着缓缓的音乐声,场上最动情的一幕出现了:当连战从闵维方手中接过这两件母亲的旧物时,他双手捧着两件珍贵的礼物,半天没有说话,但拿着礼物的双手久久没有放下。
记者注意到,连战在把礼物转递给夫人时,自己用左手擦了擦镜片下的眼角。记者一回头,看到记者席上也有人在用纸巾擦拭眼角。场外转播北大办公楼:标语打出“连哥你好”
美丽的北大西门内,打出了红条幅。正对着北大西门的办公楼前,铺上了红地毯。昨天,连战来北大访问,北大热情高涨。
昨天早晨7点,距离连战来到北京大学还有两个多小时的时间,北大西门旁,已经聚集了几百个学生。很多学生带着相机,希望拍下这珍贵的一刻。有的学生打出“连哥你好”的标语,还有人捧出诗句“两岸根深固,国兴当共荣”。
9点25分,连战一行到达了北京大学。“连哥、连哥”学生欢呼起来,以“哥”相称。面对此情此景,连战从汽车车窗里伸出手,不住地挥手致意。北大食堂:
受台湾爷爷嘱托听演讲
400名北大学生幸运地进入办公楼,亲耳聆听连战的演讲。更多的学生来到宿舍、来到食堂,来到任何一个有电视的地方,通过电视直播观看连战的演讲。在北大学一食堂,几百个学生围在小小的电视机旁,盯着电视中的连战。
“好!”连战的讲话不时地引起场外学生的掌声和欢呼。一名男生拿出录音笔,当场录音。另外一个女生告诉记者。“我的爷爷在台湾,当他听说连战要来北大之后,立刻给我打过来长途电话,要我一定去听听连战的演讲。从一个普通的老百姓的角度讲,我们真心希望两岸能早一天正常来往。连战的演讲让我们觉得这一天更近了。”未名湖畔:
连战向教师敬了个礼
从办公楼出来,连战来到未名湖畔参观,并到当年母亲住过的地方———静园寻访。从办公楼到未名湖再到静园,千名学生随着连战的行程狂奔。在静园门口,一个年近半百的老太太爬上一辆三轮车,和年轻的学生们在一起,只为一睹连战的风采。她兴奋地告诉记者,她是北大的老师。“连战还向我们敬了个礼呢?选”
走到母亲以前住过的静园四院,连战驻足,他欣然拍照留影。
在未名湖畔,当连战走过的时候,北大学生向连战高喊:“欢迎再来!”晨报记者代小琳北大向连战赠送其母当年的学习成绩单。新华社记者刘卫兵/摄连战参观母亲居住过的宿舍 新华社记者 王呈选/摄连战北大演讲寄语学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