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北京4月29日电
今天,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来到“母校”北京大学作演讲。
与别人的母校不同,连战的“母校”是她母亲赵兰坤女士读书的学校。
上世纪30年代,赵兰坤女士曾经就读于当时的燕京大学。后来,燕京大学与北京大学合并,新校址就设在燕京大学旧址上。启程前,连战告诉96岁高龄的母亲自己准备前往大陆,并拜访她昔日的求学之所,母亲笑眯眯的,看起来特别高兴。
母亲年轻时读书的场所让连战备感亲切。一个意外的惊喜延续了这份亲切与温馨。
在演讲开始前,连战收到了远在美国的师母卢懿庄女士的两份礼物。
当年,连战在芝加哥大学读书期间师从著名学者邹谠先生。尽管邹先生已经辞世,可连战夫妇在芝加哥大学的结婚照至今仍然在邹先生的家中悬挂。师母卢懿庄每当见到这张照片,总是怀念不已。
在美国的卢懿庄女士得知连战访问大陆的消息,4天前,她特别拜托正准备回国的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袁明教授带给连战两份礼物。一份礼物是3年前卢先生90岁大寿时在芝加哥大学拍摄的两张照片,另一份礼物是师母的问候。她对连战此行深感骄傲,对连战的眼光深为赞赏。
连战没想到会在北京大学收到来自师母的问候,他连声说:“太好了!太好了!”
连战工作过的台湾大学与北京大学有着割舍不断的天然联系。连战说,1949年,北京大学的许多师生,比如傅斯年先生,台静农先生,把自由的种子带到台湾大学,并让它们在台湾大学开花结果。
在107岁的北京大学里,连战带着大家一起走进时光隧道,走进历史长廊。这期间,有欢笑,有泪水,有战争,有分离。可是浓浓的亲情始终割不断两岸的联系。
这种温馨,这种亲切,始终弥漫在整个演讲过程之中。
美国前总统里根的一段名言成为连战演讲的结束词:“假如我们不做,谁来做?假如现在不做,谁来做?”而他就是为此,来到这里。
今天,北京大学特别复制了赵兰坤女士在这里就学时的学籍档案和照片,在演讲结束后送给连战,并请他转达北大人对赵兰坤校友的诚挚问候。
在这份特殊的礼物面前,一贯严谨的连战显然也难掩内心的激动。他高举起母亲年轻时的照片,然后捧在面前细细端详。这一刻,他满脸都是幸福的微笑,满眼都是动情的感念。
演讲结束后,连战用镜头记录下母亲曾经居住过的宿舍,记录下母亲曾经上课的民主楼,记录下母亲曾经徘徊的未名湖边。在每一个地方,他都从不同的方向,拍上好几张照片。他告诉陪同的北京大学党委书记闵维方,这些照片要带回台湾,让母亲重温昔日的时光。
北大的学生们要抓住的是现在的时光。连战在那边记录母亲的旧时光,另外一边在奔跑着的同学们用相机,用手机,用摄像机,记录下了连战在北大的时光。
连战所在的车队就要离开。北大学生挥舞着双手,继续着他们的亲切与温馨:“欢迎再来!” 记者 原春琳
搜狗(www.sogou.com)搜索:“连战北大演讲”,共找到
34
个相关网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