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制片商可以藐视一家电影院,但是绝不敢藐视一条拥有几十家电影院的院线。这就是渠道整合的力量。院线整合的结果,必然产生以资金为纽带,以统一品牌、统一排片、统一经营、统一管理为基础的大的院线组合
院线唯有组建有自己资产链接的影院,才能保证稳定发展,使院线实力不被削减
院线重组格局初现
2005年,中国电影院线3岁了。3年,尽管只是一个时间刻度,但对中国的电影院线市场化之路来说,却有一种无法替代的标志性意义。
一切都在前行中摸索,在奔跑中探路。中国的电影院线自从问世那天起,就没有现成的体系和制度可以照搬。
让我们把时间往前推移
2002年6月1日,广电总局、文化部联合颁发《关于改革电影发行放映机制的实施细则》,改变了过去从中央到省、省到市、再到县的四级发行经营模式,推进电影院线制改革,打破行政级别和地域界线,实行跨省越市大营销。这是中国电影业从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的重要标志。随后,院线建设迈上了快车道。截至目前,全国已发展38条院线,控制着全国90%的票房。
也许制片商可以藐视一家电影院,但是绝不敢藐视一条拥有几十家电影院的院线。这就是渠道整合的力量。院线整合的结果,必然产生以资金为纽带,以统一品牌、统一排片、统一经营、统一管理为基础的大的院线组合。在这种情况下,没有与大院线进行组合的小院线的经营压力显然会增大。当实力较小的院线沦为二轮院线时,便无法争取到大片的最新拷贝,其所属的影院自然会流向其他的大院线。经营地位的降低将导致院线内部的解体。
跑马圈地 不能撂荒
在3年的院线整合过程中,有一个显著特征,以精英院线的品牌作为凝聚力,周围省份的影城正在向一些大的院线不断靠拢,渐渐形成规模更大的院线集团。
据新影联总经理高军分析:当前中国电影的院线制改革正在向着分区化发展。实际上,今后的院线,将形成以区域为主战场的新格局,最终形成华北、东北、华东、东南沿海、四川盆地等几大区域性院线。
新影联院线公司以北京作为市场基地,在北京拥有50多家影院,占有北京地区80%票房以上的市场份额。除此之外,在山西,还有14家加盟影院归属在新影联的旗下。不久还会有山东、河北的影院陆续加入。目前,新影联正在运酿与东北三省的年票房大约有四五千万的北方院线组成联合舰队。有关人士称,届时,新影联有可能成为以北京为中心,辐射到华北和东北地区的北方最大院线,其票房可能占到全国票房总比例的20%左右。
上海联和院线公司将以上海为基地,覆盖江浙沪甚至更大的地区。该公司是目前全国30多条电影院线中最大的院线公司之一。从上海联和院线公司的加盟影院分布上看,目前主要以江浙沿海省份一带向外扩展,如上海地区的上海影城、环艺电影城、永华电影城、柯达电影世界、国泰电影院、万裕国际影城、曹杨影城等;外地加盟上海联和院线的有30家影院,如南京上影华纳影城、无锡大世界影城、永乐电影城、南通更俗剧院、常熟京门影城等。在这些跨省影院中,最远的是内蒙古呼和浩特华联商厦电影大世界,最北面的是开业不久的辽宁沈阳新玛特永乐电影城。2004年岁末,上海联和院线影院包括加盟者的电影票房收入已突破2亿元,成为全国第一个票房突破2亿元的电影院线。据上海联和院线公司总经理徐小平介绍,上海联和院线在初建时,是在2002年6月份签的试签合同,当3个月的试签期过后,10月份才签正式合同。徐小平预测,在今年暑期这场炽热的院线合并之争中,上海联和院线会是相对稳定的。
四川太平洋院线会以成都作为基地,已向云贵川地区发展。
广东南方院线将以广东为基地,向广西、海南、福建等地区扩展。
北京新影联总经理高军认为,针对中国当前院线制的运作情况来看,长线运作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说,以北京为市场基地的新影联在云南开了一家影院,拷贝供应、经营管理等似乎有些鞭长莫及。所以新影联还是侧重于区域性的院线运营。
“院线不能是简单的跑马圈地。到很远的地方拉来一两家影院,根本不起作用。有地就得精耕细作。把地圈来,却荒着不种,还圈它干吗?”高军说。
过于分散的院线,很难形成强势效应。而大型院线对某一区域的独占,很可能造成地域电影市场的垄断。有序的竞争是发展的前提,而过度垄断是竞争的天敌。有关人士指出,单纯的区域垄断形成的可能性不大。
撒网铺点 拒绝垄断
也许院线制在建立之初有些仓促,但经历3年磨合,优胜劣汰,最后淘出的大型院线的数量并不多。院线规模过小,自然无法获得丰富的节目源。在电影院线这场圈地运动中,谁圈到的电影院越多,谁的力量自然就越大。
而事实上,在院线增加实力、跑马圈地的过程中,不可能完全遵照一种模式来发展。根据自身情况来适应市场规律,恐怕才是唯一不变的规则。在以资产纽带为主的固牢关系下,凭借雄厚的资金支持,在全国铺点的实力院线发展潜力较大。因为在同一地区、同一档期,观众可以通过不同的院线看到品种更多的影片,更重要的是,由于发行成本降低,还会出现票价降低的现象,使观众得到实惠。
“中影星美是真正的符合产业化思路的跨省院线。中影星美以条条整合的思路,覆盖全国14个省和地区。一个地方的电影市场存在不同的院线,才能形成合理的竞争环境,提高服务质量,市场才能规范化。” 中影星美院线总经理陈连宝不无骄傲地说。
陈连宝告诉《中国广播影视》记者,中影星美一直在紧锣密鼓地吸纳影城。现在,中影星美正在和各地影院商谈加盟事宜。中影星美还将接触西部地区的影院,志在完善西南布局,如在合肥一家与香港合资的多厅影城以及在重庆某SHOPPING MALL里投建8个厅的多厅影院等项目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中。
中影星美院线以“抓大不放小”为策略,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吸纳各类影院,积少成多。去年,内蒙古院线加盟星美院线,使星美院线增加了100万票房。
成立仅半年的万达院线,虽然目前只有5家影城,但它同样准备采取全国撒网的策略,建立100家影城。据北京万达电影院线公司总经理包嘉忠介绍,万达院线除了拥有自己产权的影院,将来有可能也吸纳一些其他的影院,如其合作伴伙华纳与深国投合资的影院以及一些地方院线的影院。
但有业内人士指出,中影星美这种全国性的院线,经营运作战线太长,成本不小,不便于统一经营、统一管理。旗下的影院实际上还是各自为政,这种组合相对松散。所以,中国目前不适合搞过多而且战线过长的跨省院线。
不可否认,在跨区域全国性院线整合的过程中,地方保护和地方垄断现象依然时有发生。广电总局电影局副局长张丕民说,电影院线要顾及两条:一要减少中间环节;二要打破地方垄断。归根到底,院线必须真正打破行政区域垄断,方能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才能不断向外扩张拓展业务。也只有这样的院线,才能代表院线制建设的主要发展方向。
资产纽带 牢固联合
实际上,投资影院就是经营院线品牌。院线如果没有自己投资入股的影院,所谓品牌,也就变成了空中楼阁。有关人士称,从长远发展来看,院线唯有组建有自己资产链接的影院,才能保证稳定发展,使院线实力不被削减。
投资影院建设,同时也激活了城市电影市场,加快了现代化多厅影院建设和传统影院基础设施、放映设备的更新改造步伐。
在美国,院线中的人、财、物高度统一,归属于同一个董事会。比如米拉麦克斯院线,就属于米拉麦克斯董事局。
业内人士认为,我国目前的院线制还相对带有计划经济的遗痕。大多数院线中,以资产连结的影院为数不多,许多影院其行政隶属关系不归院线所有。即使影院最多的四川太平洋院线,以资产连结的影院只占其院线数量的50%。拥有更多的以资产为纽带的影院是院线发展的可靠保证。
中国的院线负责人也意识到了这一点,正在努力与影院形成产权合一的牢固关系。比如,上海联和院线以及旗下的诸多影城均归属于上影集团这同一家股东。
拿中影星美院线来说,现已投建了上海的星美正大影城和深圳的新南国影城,未来几年中,中影星美还将在上海、北京、重庆、中山等城市新建更多的影院。
中影星美院线总经理陈连宝表示,今后,中影星美将做大规模,两条腿走路。由于资金有限,加大签约加盟影院的力度将成为重点。虽然签约影院不是很稳定,但只有将院线规模做大,票房业绩才会上去。随着服务质量的不断提高和影院数量渐渐巩固,投建资金也会不断增加,这样才有可能形成良性循环模式。
据新影联总经理高军透露,目前,新影联参与投资的影院票房数量占了北京电影票房总数的近70%。在与北方院线的合作中,新影联也准备投资兴建一些新的影院,沈阳、黑龙江的影院项目正在筹建。
刚刚组建不久的万达院线的总经理包嘉忠认为,万达院线的影院与院线是产权合一的,院线对影院拥有全部的所有权,可以进行自主经营和管理,可以做到真正的院线经营。同时,万达院线是优质资产的联合。虽然目前只拥有5座自建影城,但包嘉忠认为,万达院线影城在当地的票房是相当高的,万达院线的票房目前是全国的前10名,票房的数量远比影院的数量重要。
国外投资 浮出水面
由于中国电影市场及其相关政策目前已逐步开放,国外资本开始涉足中国电影业。“得影院者得天下”,国外投资者瞄准机会,投资影院。
2003年7月,好莱坞八大电影巨头之一的美国华纳公司投资1396.5万元占49%的股份,参与上海永华电影城建设,这一举动,表明外资传媒巨头进入中国电影市场已迈出了实质性的第一步。2004年4月,8个厅2170个座位的南京上影华纳影城开业。2004年1月,美国华纳公司又与大连万达集团共同创建华纳万达国际影院。目前,华纳万达在中国的影院在当地都占据50%以上的票房。
新影联和外方、港方的投资者都有合作影院的项目。韩国好丽友集团正在计划与北京新影联合作,决定在2008年之前,在北京投资2~3亿元人民币,新建5~8家影院,平均每家投资近3000万元。此外,中影星美也在考虑和好丽友等外资公司合作共建影院。
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院线制的过程中,中外合作,必然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以共同投资的方式构成经营的组合。合作过程中,除了市场的占有、市场份额的分配等经济利益的互通有无,还将在文化层面上建立战略合作伙伴以及经营合作伙伴关系。在与外方合资的过程中,一些先进的经营理会自然而然地渗透进来。
当然,也存在一些具体操作层面上的问题。拿华纳万达来说,尽管目前在硬件和服务两方面已经树立了一定的品牌,但在供片方面还有欠缺。正如南宁万达影城总经理周毅所说,“一些实力强的院线能够给我们提供很好的片子,但实力比较弱的院线,拿不到好片子,对发展会造成一定影响。”不过,自组院线以后,供片相对方便一些。而且,“华纳旗下的影院可以一起做一些为影片大造声势的宣传活动,比如主创人员与影迷、媒体的见面会,这些活动,其他院线能够提供吗?”
民营院线 异军突起
由中影集团和民营公司星美传媒集团联合组建的中影星美院线,位于中国电影院线的第一梯队,应该说是院线改革的受益者。作为一个跨省的全国性院线,中影星美在很多省份都有一定的份额。尽管有人认为,这样的院线在统一运作、统一经营上会受到一些制约。但正是星美的民营性质,其灵活的管理机制和 “多种经营体制”恰恰成为院线争锋中制胜的法宝。目前星美已经在全国14个省市拥有58家影院,均为当地顶级的影院,银幕总数有146块,票房收入占内地份额的10%。
今年1月,在万达院线创建之初,万达院线的票房在全国位于第37名;2月,票房名次立即上升至前20名;3月上升至前10名。可见,随着影城数量的增长,万达院线的票房收入还会上升。万达院线今年的目标是进入全国院线的前五名。
包嘉忠告诉记者,万达院线的票房绝对值是非常大的,“内部管理机制和国际接轨,资产优化程度很高,又背靠万达集团的资金优势 ,万达院线将不断地扩张,增强实力。在未来3~5年内,万达院线将成为全国综合实力最强的院线之一。”
包嘉忠说,当前万达院线经营的重点是:紧抓电影放映,增加电影的票房收入,尽快收回投资。首先,要抓牛鼻子,即丰富片源,取得院线经营的主动权;其次,均衡院线的投入产出和院线收入,增加投资收益。
在全国院线重组之际,万达院线的战略是:有选择地进行优质资产联合,吸纳高档次的多厅影院,以保证高票房。
业内人士认为,像万达这种有活力、有实力的院线,将会带来一些先进的管理理念,促进全国电影市场机制的完善和发展。
院线制的核心是要在电影发行的渠道中间引入竞争机制。竞争将不仅仅是比拼电影的数量和质量,更重要的是比拼综合性服务质量
赢家能否通吃
在电影院线重新洗牌的过程中,实力强大的院线不断地壮大势力,而一些小的院线、特别是那些年票房不足千万的院线,甚至得不到影片首映权,其自身生存都成了问题。也许院线重组的本身,注定是一个化合分解的过程。
处于电影产业链条终端的电影院线,进行科学运作,形成完整、成熟、有自身特色的电影策划、生产、发行、放映及衍生产品开发系统,已是迫在眉睫。
电影院线的三大方阵
中国院线的数量是世界头号电影大国美国的3倍。而事实上,其中很大一部分院线是省级和计划单列市电影发行公司摇身一变而成的翻牌公司,不同的院线基本上映同样的影片。有关人士指出,这样的院线制其实徒有院线之名,而无院线竞争之实。
实际上,中国的电影院线是一个典型的金字塔结构。20多家票房数量较低的小型电影院线构成了这座金字塔的塔基。有人预测,这些小院线很可能在第二次院线改制的过程中,与其他比较大的院线合并。
新影联总经理高军认为,当前全国院线分为三大方阵:
发展较快、年票房拥有1~1.5亿元票房以上的院线渐渐成为第一方阵,包括上海联和院线、北京新影联、中影星美院线,它们占院线总数的8%。2004年,上海联和院线的票房为2亿元,新影联有1.56亿元的票房进账,中影星美约有1.4亿元。这三大院线还在不断地发展、扩充。
第二方阵,如四川太平洋院线,广东南方院线以及湖北银兴院线。它们的年票房大约在2000~6000万元之间,具有一定发展后劲,占院线总数的29%。此外,广东珠江、辽宁北方等均属此类院线,它们在投资新建、改建影院和跨省扩张吸纳新的合作伙伴方面都有较大的作为。
第三方阵为数较多。这些规模有限、年票房在2000万元以下的院线,约占院线总数的60%以上。此类院线大多缺少市场竞争实力,有的仅能勉强维持生存。许多院线因票价低,与全国同步放映首轮大片的影院少,而多以经营买断片为主,分账大片为辅,因此市场竞争力较弱。事实上,这些院线,将成为实力较强的院线兼并和收编的对象。
电影院线是一种集合的力量。当影院组成了强大的院线,就能掌控电影终端市场,争夺话语权。业内人士普遍看好院线的规模效应。各片商总是更重视那些占市场份额大的院线。毫无疑问,院线的市场竞争是残酷的。
在竞争的夹缝中生存
在硬件设施一样的情况下,院线旗下拥有的电影院越多,在争取片源、利益分配方面的力量就越大,也更容易获得其他市场主体的重视。特别是在争取首映权方面,没有参加院线的影院完全失去了竞争力。哪个院线能够提供最优惠的分账方案,能够保证最大数量的票房收入,制片商就选择哪个院线。
四川太平洋电影院线负责人张北川认为,院线的规模必须加大,规模越大,市场定位越准,为制片商提供的机会就越多,就越有可能在最佳档期获得最好的影片。
其实,存在加盟关系的影院与院线之间就是在相互选择。在陈连宝看来,之所以众多影院选择中影星美,不外乎三个因素:实力强,节目源丰富;具备优质而到位的服务;中影星美能给予影院更多的实惠和利益。据陈连宝透露,中影星美给影院的分账比例是非常高的。
高军认为,新影联的竞争优势在于:一、北京新影联是全国院线中公认的规范化操作的院线之一,在全国各制片商中的口碑极好,不欠片款以及分账赢利。新影联被上影厂定为“免检单位”,当年在全国公映《生死抉择》时,上海派人在全国各地监查票房,独没派人来北京,这种信任正是基于新影联对市场运作的规范;二、品牌优势:新影联在影视文化圈的知名度是比较高的,因此吸引了更多的影城加盟;三、作为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北京有着巨大的辐射作用和宽广的市场基地;四、新影联有着丰富的社会资源。新影联运作的电影很多宣传费不是由制片方提供,而是利用本身优势,每年能从社会企业中争取到8000~1000万元的广告资助,如《功夫》、《天下无贼》在北京的广告费用都超过了200万元。在长期运作的过程中,新影联和社会企业之间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五、新影联有一支高素质的、可以驾驭市场、运作市场的经营队伍。这样的院线公司对影院的吸引力还是相当大的。
院线制的核心是要在电影发行的渠道中间引入竞争机制。竞争将不仅仅是比拼电影的数量和质量,更重要的是一种综合性服务质量的比拼。比如说影院的数量、银幕的数量、各项服务的指数等等。影院必须以规范化的操作,取信与片方和市场,才有可能发展。高军告诉《中国广播影视》记者,新影联的门槛不在于影院的票房多少,不在于地方消费水平的高低,也不在于其硬件设施好坏,而在于其是否规范化操作。具体来讲,如实报数、电脑售票、优质服务等等都是新影联对其加盟影院的基本要求。“院线制绝不会允许害群之马败坏品牌。”高军说。
在竞争中,瞅准市场空当,规避竞争对手,采取差异性市场竞争策略,往往能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从当前我国的电影院线的情况来看,经营内容同质化现象比较普遍。我国的院线主要以普通的大众院线为主,像上海联和教育院线(归属上海联和院线)、中影校园院线和华夏大地电影院线这种以激活校园和中小城镇电影市场的特色院线还少之又少。在中国还没有为艺术片专门开辟的院线,更多的院线只为那些获得短期收益的商业大片宣传造势。而艺术片不仅有着一定规模且长期而稳固的受众群体,同时又是打开国际影片市场以及电影衍生产业的一枚必备钥匙。可喜的是,有些大的院线已经意识到这种特色经营的方式,如新影联,就把“打造出色的中国国产电影的市场基地”作为公司发展的目标。高军表示,中国电影人不光要赚钱,还要以弘扬民族文化为已任。作为每年的国产电影的票房冠军,新影联将一如继往地把主要精力放在国产影片的运作上。
打造完整的产业链
有专家指出,电影工业最重要的3个方面就是拍摄、发行和放映。院线需要不断地扩张,院线之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一家院线能否长期生存,就在于其是否能够为观众提供其他院线所没有的内容。而院线增加利润的出路之一,就是把手伸向电影工业的上游。
院线处于电影市场的终端,掌握着大量的第一手数据,如果能进行科学的市场调查,研究电影受众的类型、年龄、层次以及电影的消费水平和电影票价之间、电影的投入时间段和票房潜力的关系等等,将对电影的制作方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当院线足够强大时,就会希望直接参与影片拍摄制作。比如新影联,它的触角已伸向电影的投拍领域。虽然新影联不投资拍片,但许多制片方在拍片之前,都会把剧本拿给新影联看,一起商讨剧本的市场潜力。院线公司介入拍片策划过程,给电影市场带来了更大的发展空间,让制片方的利益得到保障,还调动了社会投资拍电影和参与发行影片的积极性。
有人认为,院线绝不仅仅是多家影院的简单联合,实际上,它意味着一个以它为核心的影视产业链。院线就如同一个强有力的纽带,上游影响影片拍摄与制作,下游控制电影院。同时,因其得天独厚的资源,还可以投资众多具有增值潜力的电影衍生品。在国外,电影的后续开发项目占到整个电影业的很大部分。除了票房收入外,电视播映权、音乐播放权、图书版权尤其是DVD版权都能增加收入。这些非票房收入,可占到总收入的7成。
中国的电影院线被认为拥有巨大的市场潜力和利润空间。根据电影局的估计,不计算进口电影,单是国产电影,全国每年的票房便是约120亿元的市场。中国10年内可能会成为世界第二大电影市场,仅次于票房达75亿美元的美国。
而在我国,电影的后续开发项目还做得很不够。院线对电影的衍生产品一般不够重视,而是仅把目光盯在了眼前的那点票房上。有关人士称,在票房一棵树上吊死越来越行不通了。一旦电影内容打出品牌,其后期产品的形象、商标版权的利润是可以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重组是顺应市场需求的。我们希望有投资能力及购片能力、有新的经营理念的公司积极进入
电影局: 院线重组不设时间表
《中国广播影视》杂志(以下简称为“中国广播影视”):作为政府部门,广电总局电影局对我国当前院线的不同发展模式有何看法?
张丕民(广电总局电影局副局长):我国的院线制经过3年的改革,积累了一些经验,随着电影产业化的不断推进,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总局希望院线运作不要形成地域割据的形势,希望院线的链条延伸尽可能长一些,影院的厅和银幕数量多一些,促进国产片的拍摄力度,反过来也可以更多地组建多厅影院线或专业的数字院线的放映。不管是北京模式,还是上海模式,一切都是由市场来检验,要靠院线本身的实际情况来量力而行。政府不会去划定院线的区域范围和数量,而是由院线根据自身的辐射度以及其现有的资金能力、管理能力进行市场运作。
但是,我们对院线的运作也有基本要求:现在有一些小的院线,其资金并不雄厚,管理经验不足,供片能力不强,也没有做大票房的能力。希望这些院线能够放开胸怀,打破地域割据,无论是这些院线所处地区的文化影视主管部门还是院线本身,都应该本着一个把电影市场做大的目标,根据自身实际情况,以联合、合股等多种形式,尽快地与那些有实力的大院线联接起来。这样不仅可以解决它们的片源问题,同时也可以降低其运营成本。
中国广播影视:以资产为纽带来代替原来的签约关系是不是院线运作的必然发展趋势?
张丕民:院线公司最好和旗下的影院紧密相关。事实上,单纯的签约关系会使院线的不稳定性加大。院线应该以资产为纽带的联结方式为主,以签约院线为辅,这样的院线才会对旗下的影院有真正的管理能力,从而形成真正的和实际意义上的院线。
中国广播影视:我国院线重组的原则是什么?
张丕民:以市场为导向,以放好国产影片为目的,以资产链接为纽带来进行发展运作。
中国广播影视:广电总局对院线发展的政策支持有哪些?
张丕民:目前主要是对影院方面的政策支持。对于新建的影院,政府将实行对专项资金先征后免的政策。对国产影片放得好的影院,政府将对其实行奖励。我们支持影院加快建设步伐,多增加一些厅,更多地消化一些节目。
中国广播影视:现在我国的院线存在的问题是什么?
张丕民:综合来讲,院线的产业链还是不够完善。院线对节目的需求和安排上还处理得不太到位。当前不少国产影片进不了院线,原因有二:一是片子本身的吸引力不够,二是院线对国产影片也缺乏重视。一般院线只靠美国大片来支撑,而不太关注国产影片的宣传、推广。因此,政府会对放好国产影片的影院和院线,给予支持和奖励。
中国广播影视:今年影院最新的动向是什么?以后民营院线的比例会不会加大?
张丕民:一切都是由市场的选择来决定。希望电影院线的放映单位完全按照产业化的运作方式来推广。院线是内容的载体,希望载体的数量越多越好,质量越高越好,供应的节目越丰富越好。只有这样,才能满足广大老百姓的需求。
中国广播影视:我国院线重组的意义是什么?
张丕民:院线重组是院线市场化发展的必然。我们并不是要求院线必须重组。重组是顺应市场需求的。我们希望有投资能力及购片能力、有新的经营理念的公司积极进入,在发行、放映行业产生新的冲击力和竞争力。比如万达院线,它本身有一定的资金实力,其影城的建设质量非常高,同时,又与华纳结为经营实体,引进了美国影院经营的先进管理理念,有着很大的优势。这样积极地引入竞争,会促进国内院线的健康发展。
中国广播影视:我国院线的第二次的重组会在什么时候?其时间是由政府规定,还是由市场决定?
张丕民:政府不会再次规定我国院线第二次重组的时间。在院线成立的最初阶段,考虑到院线经验积累、经营管理以及统计计量等方面的时间都不能太短,出于稳定院线的考虑,政府提出院线和影院签约一般不要少于3年。不过现在政策己经放开了,以后就将实行纯粹的市场化运作,完全把自主权还给影院,影院可以自己选择签约,并按照合同法的规定时间,认真履约。也可能在1年以内,有些院线就已经发生重组;而运作得好的院线也可能在三五年内也不会发生变化。特别是那些以资产为纽带的紧密联接的院线,与影院之间的关系将更加稳固。重组过程没有严格的时间表,一切运作经营都要以尊重市场为前提。
中国广播影视:在院线重组过程中,广电总局充当的是什么角色?
张丕民:政府的主要职能是宏观调控和制定政策。现在我国的院线和影院的质量还是相对不高的,我们现在的政策就是促进其发展,培育市场和规范、管理市场。
院线的链条越长,规模越大,它就有能力选购更多的节目源,其放映国产影片的能力越强。政府鼓励这样的院线加速发展。
我国的市场经济规律有自己的运作规则和道德底线。在政府的宏观调控下,院线在运作过程中,不能尔虞我诈,不能对必须遵守的游戏规则置若罔闻
黄会林:院线制可多元化发展
《中国广播影视》杂志(以下简称为“中国广播影视”):我国院线未来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黄会林(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院长):我国的院线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慢慢形成的。中国是发展中国家,又是社会主义国家,它的市场经济是有自身特色的。宏观上,要对院线制进行调控,而微观上,各院线公司应该是八仙过海,各施才能,充分发展。有的院线可以做成区域性的,而有条件的院线不妨做成全国性的,这并不需要过多的限制。它们并不矛盾,不是你死我活的那种情况。
在宏观调控下,院线可以多元化发展。但是,院线的成熟过程是渐进的,它由市场经济的内在规律所支配,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
中国广播影视:院线重组会不会在一定程度上形成垄断?
黄会林:如果两者结合,不至于形成垄断。在未来,也许还会有更多大的院线出现,这是竞争态势的必然结果。竞争是发展的动力,但它不能失控,必须在政府控观调控下进行。
中国广播影视:现在院线与影院的相互关系中,最重要的原则是什么?
黄会林:不守诚信、急功近利最终是不行的。无论是签约关系,还是以资金为纽带,都需要诚信。我国的市场经济规律有自己的运作规则和道德底线。在政府的宏观调控下,院线在运作过程中,不能尔虞我诈,不能对必须遵守的游戏规则置若罔闻。
中国广播影视:您认为美国的那种发展成熟的院线模式是否是我们应该效仿的对象?
黄会林:完全模仿美国的院线模式是不必要的,也是行不通的。但我们应学习国外院线合乎市场运作规律的具体手法,吸取其成熟的经验和成功的因素。
中国广播影视:我国电影院线重组的最终意义何在?
黄会林:中国电影走过百年,它的发展之路既坎坷又辉煌。院线制是中国电影良性发展的推动力。院线重组使中国的电影产业走向良性发展,促进中国电影产业迅速成熟。
院线的建立,把更多的观众请回电影院,使电影和观众建立亲密接触,让他们重新对电影产生热情。增加和普及电影受众是电影产业发展的根本。
电影票价应会随着院线的整合慢慢降低。但一切还需时间。要把观众请进电影院,就必须把票价降下来。票价盲目偏高,是电影院无法吸引观众的瓶颈之一。美国电影和香港电影的票价占其人均收入的百分比是有一定的比例的。各个国家和地区的人均消费水准不同,不能以美国的电影票价标准来制定中国的票价。与其高价票卖不出去,观众稀少,不如降低票价,增加大量的受众。我非常赞成四川降低票价的做法。盲目地升高票价实际上是饮鸠止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