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战的和平之旅,其实也是一趟戒惧之旅。充满戒心的,是整个扁政府和独派阵营,深恐自此失去着力点;怀着惧慎的,则是夹在对岸欢迎热情和政府法办威吓之间的国民党,不敢轻举妄动。
连战登陆最大的成就,其实不在获得什么高规格礼遇,也不在连胡会签下几点新闻公报;而在打破两岸政治对峙,让十几亿大陆民众见识了一位台湾政治领袖的风采和善意。连胡两人在数百媒体面前握手的一刻,说明两岸关系充满可能性。
连胡会时正接见外宾的陈“总统”显得心不在焉,可以想见他的焦虑。因为,连战此行不仅破解了李登辉和陈水扁的本土化魔咒,也开辟了新的政治竞争场域;此行,甚至比陈水扁过去五年所有的出访,都要更受国际关注。扁政府虽采取一连串的负面态度来否定连战的出访,不要更紧密经贸关系,不要熊猫,不可能,不相信…。但这些消极反应,恰反映扁政府的猜疑和空虚。
相对于绿营的张惶失措,国民党倒未喜形于色,反而高度克制,或许是担心回台后红帽子戴不完。中共原本准备送出的八项大礼,在戒慎气氛下,最后连战仅以抽象的形式收下五项。结果也许不如外界的期待,但能为执政党留些余地,倒不失务实。
当朝野竞争态势翻转,陈“总统”面对两岸关系已不能再只用一个“不”字。比较聪明的作法,是采取主动把中共送国民党的礼物接收过来,变成自己的政绩。想清楚:那些礼物其实是送给台湾人民的,一味说不,恐惹民怨。
【2005-05-01 联合报 供人民网特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