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举世瞩目的镁光闪烁下,国共两党的最高领袖六十年后再度握手,最终达成国共两党五大愿景,获得了大陆、岛内和国际舆论的高度好评。这次的胡连会为反对“台独”,增进两岸交流,为两岸人民的和平与福祉展开了富有历史意义的对话。两党领导人以开阔的视野,广阔的胸怀,求大同、存大异,为发展两岸关系开启了新思维,开始了两岸发展的新阶段。
求大同:寻找各方均衡点
两党之间大同之处在于对历史的认同,对一个中国的认同,对反“台独”态度的认同,对两岸交流和人民福祉的认同。这在两党最高领导人的对话、连战主席北大演讲以及两党的新闻公报等一系列言行中均可找得到大同之处。两党领导人会见的形式意义远远大于实质意义之处在于这次会谈开启的新的两岸交流方式。两党领导人对孙中山的认同从历史和继承的高度说明两党乃至海峡两岸人民在文化上的同根同源性。这是中国人化干戈为玉帛的特有方式,因此赢得海内外广大炎黄子孙的高度赞誉。
连战主席对在会谈中明确指出当年曾经存在“九二共识”,这是国共两党最高领袖此次会晤得以成行的政治基础。一中原则的国共认同在台湾多数民众心目中也颇得赞许,这正是两岸能够得以重启谈判、朝向更高层次两岸交流的基础之所在。
两党领导人在反对“台独”的原则上是一致的。连战主席在北大的演讲中甚至明确提出“联共治台独”。且不提起他,仅这句话在两岸人民心目中的作用不亚于一颗深水炸弹,让两岸人民乃至国际社会明白了岛内外反对“台独”的决心,明白了“台独”确实不得人心的真实情况。
加强两岸经贸和人员的交流是两岸人民的心愿。大陆方面从两岸人民福祉出发,早就希望两岸实现“三通”。国共双方从“促进”的角度出发,充分考虑到两党在交流中“同”的分寸把握,获得海内外和国际社会的高度赞誉。
在弹性模糊中最大限度的寻找双方的共同点是本次会谈中的亮点之一,这也是求大同和存大异的辩证统一。这是两党从现阶段“遏独”的建基点出发所达成的包括海内外各方都能接受的会谈结果,这是一种“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谋求台海和平稳定,促进两岸关系发展,维护两岸人民利益”的宣示。正因为如此,这次会谈震惊了台湾朝野,获得了世界舆论的广泛认同。
存大异:应不当处不如不应
胡连会从两岸现状出发,从各自的基础出发,从尽快实现两岸复谈的角度出发,没有等到万事俱备的时候开始谈,没有谈双方分歧很大的问题。双方各自体谅难处,人情味和传统中国文化味道十足。
现在正处于美国全球战略调整期、大陆和平崛起的战略机遇期、台湾经济转型期,两岸和平至关重要。大同之处在于“一个中国”原则,目前重要的是“遏制台独”,在现阶段形势下,只要从结合岛内、大陆、美国三方的利益均衡点出发就能“遏制台独”,就必然应对无误。
从会谈的整体状况来看,由于台湾岛内政治生态的复杂性,由于国内外一系列变量的影响,正如《棋经十三篇》所云,“应不当处不如不应”。所以国共两党在会谈中没有超越阶段谈问题,没有超越身份做事情。这次存大异,准确地评估了现在的各方情势,获得了更多的舆论支持与民意理解。
“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若以同禅同,尽乃弃矣”。“和而不同”的传统观点,为解决目前两岸面临的一系列问题、为了抓住眼前的机遇,扩大两岸共识、超越异同、推进建设性合作提供了辩证的思维框架。在对历史的充分反思,我们看到传统中国文化两岸互动的新统一理论构架的重要性,中国传统文化在两岸下一步交流中将起着重要的作用。
留史册:开启两岸发展的新阶段
胡连会的象征意义和示范意义远远大于会谈内容本身。连战主席在岛内政治板块变更之际,如同虚竹破逍遥子的珍笼一样,在“任务型国代”和党主席选举前夕以党主席身份访问大陆,在台湾岛内赢得了半数以上的民意赞同,扭转了泛蓝的不利地位,让越来越多的台湾人民感觉到两岸是一家,“台独”分子的主张不可取。百年老店的国民党和以前曾经不共戴天的共产党和谐以共生,不同以相辅。恩仇泯,兄弟在,人间正道是沧桑。
这首先象征着两岸和平统一的渠道的新开拓,新进取;其次为岛内各界、各政党、各团体、各政要乃至乡镇市长到大陆参访,通过两岸更多的交流促进两岸的交流,让台湾当局知道,应该接受这次会谈的结果,采取实际行动放弃“台独”主张,以谋求两岸合作、协商与和平,最终实现祖国和平统一。
轰轰烈烈的胡连会过后,连战已经回到台湾,一切都要重归基本盘。国共两党为两岸人民谋和平、谋发展的真心诚意已经通过现代化的通讯传递到世界各地,国共两党在两岸的政党投放力也扭转了很多人对两岸政治生态和民意的不正确的理解,必将在两岸发展史上产生绵长而深远的影响。
大陆已经为台湾人民的福祉做出了实质性的行动,希望台湾当局也本着“为民生立命,开万世太平”的基点出发,真正放弃“台独”理念,重新回到“九二共识”上来,尽快恢复两岸谈判,为两岸关系的实质进展作出行动上的姿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