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标准的国字脸、浓眉和方正的下巴,微笑时眼睛容易眯成一条线,这是记者在南京第一次见到国民党主席连战时的最初印象。对大陆老百姓来说,这位以前非常陌生的人物,在过去的8天里成了街谈巷议的话题。而对一路记录他8天行程的大陆记者来说,这位68岁的长者,此番大陆行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北大演讲因为要电视直播,因此是此次大陆行连战精心准备的重点。在演讲当天,本报记者争取到一个演讲现场名额,目睹现场的连战语调平稳娓娓道来,引经据典谈古论今,虽少了点政治家的激情,但学识渊博的学者风范,使演讲大为增色。始终凝望夫君演讲的连战夫人情不自禁上前亲吻丈夫左脸颊,而国民党访问团内部人士也在底下赞叹,这是连战主席近年来最成功的一次演讲。
此番大陆行,港台记者明显发现连战语言更幽默了。他称北大是自己的“母校”——因为母亲赵兰坤曾在此就读;在陕西省委书记李建国致欢迎词后,他一开口讲话就把在座的所有人都逗乐了——“今天在座的有三个党:一个是共产党,一个是国民党,还有一个最大的‘党’是乡党”。
台湾《中国时报》记者罗如兰说,在台湾政坛上久经历练的连战,此次“和平之旅”也使他形象分大涨。
在国民党沦为在野党的日子里,人们发现连战脸上的笑容多了,他不但会唱歌而且能跳舞。为了争取年轻人的选票,他会去看棒球赛,听萧亚轩的演唱会,然后与歌迷一起高举荧光棒制造气氛。在拜票的时候,他的随员会高呼“战哥,赞!赞!赞!”的口号,他自己也会主动拥抱选民。难怪连战此次在大陆访问时,只要有市民热情招呼,他马上会停下脚步招手致意,这种“亲民”举动对他来说已是“小儿科”了。
本报记者秦武平俞明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