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5月5日电(记者齐中熙)袁政海,自1990年从江西省机械技校毕业,分配到江铃汽车集团公司那一刻,就深深爱上了这个充满活力的企业,决心要当一名好工人。
工作中他勤动脑、巧动手,在精心打磨每一件模具的同时,也打磨了自己的意志。1991年他被公司选派到省高级技校学习,1997年取得大专学历。他一年一个台阶,一年一个高度,很快成为班组的技术尖子。
“江铃工人了不起”
袁政海是江铃汽车集团公司模具厂的一名模具钳工,主要从事模具的制造与调试工作。自1990年分配到江铃集团后,在这个岗位上已干了14年。
他23岁取得了技师资格证书,27岁就成为当时最年轻的“全国技术能手”、“高级技师”;他不仅精通钳工,还同时持有6项操作技能的“上岗证”;他直接参与的技术改进项目41项,其中五项荣获公司技术进步奖。
他就是这样一步一个脚印,在实践中创新,在创新中超越。十几年来,创造性地为江铃汽车集团公司生产解决了许多急、难问题。
1994年,江铃集团为了培养自主开发制造超大型模具的能力,决心自制TFR大型纵梁复合模。袁政海承担模具的气动翻转,自动卸料的装配和调整任务。当初设计上只有示意性简图,制造难度相当大。但袁政海在研究大量国外引进模具结构的基础上,将各种管线与气动元件巧妙地布置在模体内,并使之翻转灵活,而且对模具部分结构和零件进行了修改,使其性能更加完善。
日本五十铃公司的专家在检验后,认为达到了进口原装模具水准,称赞“江铃工人了不起。”此项目获江铃汽车集团公司技术进步一等奖,为公司节约费用20多万元。
“不断设定目标,不断超越目标,超越自我”
首战告捷,使袁政海读懂了一名工人的价值,更加坚定了当一名好工人的信念,之后在重大技术难题中大显身手。
从五十铃到全顺,江铃汽车集团公司技术上的每一次创新、飞越,都记载了袁政海技术上的进步和超越。
以袁政海的钳工“绝活”和他所取得的成就,对一个工人来说已经足够了。但袁政海却从未停止追求的脚步,通过自学、培训等多种机会不断追踪国内、国际模具制造领先水平,同时还取得了焊、钻、冲床,研配压机、三坐标测量仪等多项技能“上岗证”,并且精益求精。
2002年,模具厂举行焊工、钳工技术比武,身为钳工的他却以超强的实力夺得大赛两个项目的第一名,令人们竖起大拇指。
三坐标测量仪本是只有相关专业的本科毕业设计人员和质量控制人员才能掌握的一种精密测量工具,可袁政海不认这个理,挤时间学习,很快能熟练驾驭,运用自如,提高了模具制造的工作效率。
“不断设定目标,不断超越目标,超越自我,是我的追求。”袁政海告诉记者。
“只有创造性地工作,才更有价值、更有意义”
袁政海虽然是个机械工人,但干起活来从不“机械”。他说:“仅仅会呆板做工,不是个好工人,只有创造性地工作,才更有价值、更有意义。”
工作中,袁政海善于动脑、勤于动手,堪称“能工巧匠”。厂里的电动角磨机振动大,使用起来不仅劳动强度大,而且存在安全隐患。袁政海巧妙地利用一个气动元件和报废了的角磨机零件拼装一下,仅用十分钟便把电动角磨机改造成了气动角磨机。
袁政海用行动实践了当一名好工人的诺言。同时他还用言行影响和带动全组员工前进,并且将积累的知识和经验毫无保留地传给身边的同事。
同时,袁政海对数控机床的加工特性非常熟悉。全顺17座侧围后外板修边模属大型覆盖件模具。型面非常复杂,必须采用数控铣,先单块加工再拼装,这样容易产生误差。但由于袁政海对数控机床非常了解,能直接与编程人员、操作人员沟通,再根据多年的实践经验,提出技术要求,控制加工,从而保证了产品质量,降低了成本,又缩短了加工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