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免费最经典的幽默小段子 掌握第一手军事情报
搜狐新闻,告诉你正在发生什么。 点击进入>>>
|
中国社科院欧洲所副研究员 赵俊杰
德国曾经发动了两次惨绝人寰的世界大战,曾经烙上深深的德意志军国主义和纳粹主义的思想印记,曾经出现过俾斯麦、威廉二世和希特勒这样的战争狂人和“政治超人”。但作为一个战败国,德国在战后的历史教育,对战争的深刻反省,却受到国际社会的积极评价。面对沉重的历史包袱,德国人为何能摒弃军国主义的历史观,迅速转向和平主义的发展观?
首先,德国人对战争罪责并不回避。当德国人从第三帝国的噩梦中醒来后,首先从内心深处对军国主义的历史余毒进行了分析、检讨和批判,德国知识分子更是以理性的眼光在思考这样一个历史问题:为什么德国历史上会出现“希特勒现象”?
“希特勒现象”的含义是,为什么在德意志魏玛共和国的后期会产生一个法西斯政权?为什么素来由门阀把持的德意志帝国总理的职位,会让给希特勒这样一个出身平民、一战时仅仅是陆军下士的人?为什么曾经在涌现出康德、歌德及黑格尔等一批思想大家的德国,在希特勒当政后缺少反抗精神,千百万德国人都跟着他的指挥棒转?他们在对这一政治现象进行剖析后认为,其根源在于共和制在当时的德国并未深入民心,希特勒正是利用了德国人的守旧心态和对现实的不满,狂热地鼓吹德国必须由类似俾斯麦和威廉二世那样的“超人”来统治,才把德意志民族拖向了战争的深渊。另外,植根于德意志民族中的一些政治文化因素,如德意志民族一向把“日耳曼世界”当做“绝对真理”的体现,奉为文明的顶峰等,也是“希特勒现象”得以形成的原因。
在反思和批判的基础上,联邦德国政府从政治法律体系上彻底铲除了纳粹主义可能滋生的土壤,对国民尤其是青少年进行了公正的历史教育,并且无条件地支付了400多亿美元的战争赔款以示赎罪。德国前总统魏茨泽克有一句名言:“对过去视而不见的人,对未来将是盲目的。”1970年12月7日,时任德国总理的维利·勃兰特在波兰首都华沙犹太殉难者纪念碑前下跪,请求宽恕。1995年1月27日奥斯威辛集中营解放50周年之际,德国前总统赫尔佐克在集中营“死亡墙”前再次向波兰人民道歉。2004年6月,德国总理施罗德在参加诺曼底登陆60周年纪念活动时说:“在德国,我们知道是谁发动了战争,我们承认自己的历史责任,我们会严肃地承担起这一历史责任。”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敢于自我反省才能赢得国际社会的原谅和尊重。战后60年来,德国历届政府都在认真反省,不但重视积极推进欧洲一体化进程,从体制上融入欧洲大家庭,更是从历史文化的深层次来教育国民、警示后人。今天,德国学校的历史教材都用相当的篇幅来讲述二战这段历史,讲述纳粹大屠杀,帮助学生认清纳粹主义的毒害。世界犹太人大会主席辛格积极评价德国有关纳粹大屠杀历史的教育:“德国可供借鉴的东西最多。这里制定了严格的法律,禁止极端主义倾向、纳粹标志、反犹言论以及任何否认纳粹大屠杀的企图。学校普遍进行纳粹大屠杀教育,历史这一课已经成为德国民族意识的一个组成部分。”
针对德国新纳粹和极右势力有所抬头,德国政府和议会通过实施《反纳粹和反刑事犯罪法》,对新纳粹势力进行了严厉打击。面对新千年德国极右翼分子犯下的种种暴行,德国舆论和德国民众以史为鉴,通过各种形式来表达德国社会反对纳粹暴行的立场和心声,一场声势宏大的新的反法西斯群众运动已经形成。德国舆论普遍认为,反对极右势力的斗争将是今后德国社会政治生活中的头等大事,事关国家的命运和每一个德国人的切身利益。德国政府明确表示,绝不能容忍德国极右势力为所欲为,损害德国的国家利益和声誉。由于德国政府和民众能从思想文化和历史传统方面,不断肃清军国主义的余毒,深刻反省并勇于承担历史责任,德国才能迅速卸下历史包袱,赢得国际社会的赞誉和尊重。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