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五月七日电 题:走访北京军区某集团军防空旅
中新社记者陶社兰
驻守在燕赵腹地的北京军区某防空旅,拥有着中国军队的“四个第一”:第一支高射炮兵大队;第一个高炮团;第一个高炮师;第一个高炮和导弹混编的防空旅。战争年代,他们屡建奇功。近几年,他们以“打得赢”为目标,在信息化建设方面再创辉煌,走在了全军的前列。
记者走访防空旅,亲身感受到,与大自然一样,军营里一派朝气蓬勃。与记者交谈的旅“常委一班人”,人手一台手提电脑,让人眼前为之一亮。细问之下,得知他们人人都会运用信息网络技术和指挥自动化系统,人人有信息化建设研究课题,人人有学术研究和技术革新成果。旅长薛爱国撰写的《野战防空数字情报系统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还被总部编入“九五”规划课题论文集。
回忆起一九九九年走马上任时,薛爱国说,当时该旅的信息化建设有一定的基础,但还缺少综合集成和系统建设。他清醒地意识到,在世界新军事变革的挑战面前,首先要改变思维方式,适应信息化战争的要求。于是,他们通过科学规划设计,研究制定了《信息化建设三年规划》,投资三千多万元,使信息化建设走上快车道。
薛爱国介绍说,他们首先从基础设施着手,建起了集作战指挥、网络训练、空情值班、首长作业等十一大功能于一身的军官训练中心,通过信息嵌入,与其他训练场嫁接后实现互联互通,形成了军官训练中心、装备培训中心、士官培训中心、模拟训练中心和综合训练、导弹训练、高炮训练、分队战术训练、轻武器射击、专业分队训练“六个场地”为主体的信息化训练平台,使全旅所有专业都实现了信息化训练的基地化。
置身导弹训练场,听不到战车轰鸣,闻不到硝烟味,原来这些训练,都是在网上进行的。旅里每年都要为信息化建设投入上百万元专项经费,所建的一千兆宽带网,既能组织首长机关进行网上指挥、网上对抗、网上攻防、网上战术作业训练,又能组织分队军官进行网上射击指挥、网上理论研讨、网上专业技能训练,同时还将士兵军事理论学习、仿真操作和多能训练搬到网上。真的是“导弹在电脑上‘发射’,文件在网络上批阅”。
政委王增强告诉记者,近几年防空旅按照未来作战的要求,注重野战化建设和实战化训练,提高了防空作战能力。部队通过对现有装备的软件升级、接口改造、系统链接等手段,构建了信息实时共享、指挥灵敏顺畅、保障快捷高效的野战指挥网络,将全旅所有导弹、高炮火力单元一体化综合集成,实现了空情获取多元化、指挥决策智能化、信息传输网络化、作战要素模块化、火力打击动态化、作战保障一体化。
在薛爱国的心目中,现代化的信息部队应该是官兵素质高,武器装备一流,作战支援保障成体系。他说,防空旅已初具模型,正在逐渐体现这几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