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惟楚有材,于斯为盛”——“千年学府”岳麓书院门口这副对联正在静候亲民党主席宋楚瑜后天的到来。岳麓书院是我国四大书院之一,湘籍历史人物王船山、左宗棠、曾国藩都曾就读于此,包括毛泽东在内的大批仁人志士也曾求学岳麓书院。
“湖湘性格”特点是敢打敢拼
“洋务运动、维新变法、辛亥革命当中的大批军政名流都曾在此讲学或者主持书院”。现任岳麓书院院长、湖南大学教授朱汉民这一段时间一直密切关注有关宋楚瑜的新闻报道,他说,“宋楚瑜先生的个人经历也反映出了和上述历史人物相似的‘湖湘性格’。”
宋楚瑜来访时,朱汉民将亲自为客人讲解书院历史。他也因此有机会验证自己面前的宋先生是否真正具备陈独秀所谓的“敢打敢拼的湖南人精神”。
朱汉民曾经多次以学者身份前往台湾访问交流,“那时经常有台湾人告诉我说,‘你们湖南人厉害,台湾省主席就是湖南人’。”“我想所谓的‘厉害’其实是指‘脾气倔强’的性格”,朱汉民说。
“湖湘文化”影响了宋楚瑜的政治个性
事实上,宋楚瑜不仅具有鲜明的“政治个性”,而且具有出色的个人能力。“如果不是他善于处理复杂关系,能够与各种势力进行周旋”,他也无法率领势力最小的亲民党在岛内政坛站稳脚跟并逐渐发展。朱汉民把宋楚瑜的这一特点称为“政治谋略”。
宋楚瑜的“政治个性”和“政治谋略”继承了“湖湘文化的历史传统”。朱汉民认为,这种历史传统被以曾国藩为代表的人物注入了积极的内涵,这就是经世致用的学术价值取向派生的积极面世的精神、笃信实践的实干精神和爱国主义精神。这种文化在其身上投下的影子,在宋楚瑜此行于西安发表的“坚决反对台独”的讲话中可见一斑。
“心灵相通”其实就是文化的相同
朱汉民说准备把书院的“学规”拓片赠送给客人,“其中不仅有学问的态度,还有德行的修养”。
陈独秀在《欢迎湖南人底精神》中概括说:“湖南人的精神是什么?‘若道中华国果亡,除非湖南人尽死。’”岳麓书院体现的是湖湘文化的精髓,108字学规体现的则是岳麓书院的精髓。近代学问家王船山、思想家魏源、军事家蔡锷、革命家毛泽东,都是在这一学规下走出岳麓书院的。
“湖湘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一部分。”朱汉民说,“宋楚瑜所谓‘心灵相通’的第四通,其实也就是文化的相同。”“如果允许的话,我想邀请宋楚瑜先生用亲身经历讲述海峡两岸的文化交流。宋楚瑜先生也是杰出的楚材”。
本报特派记者 贺信 严亮
搜狗(www.sogou.com)搜索:“宋楚瑜”,共找到
233567
个相关网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