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武汉5月10日电(张继民、钟仕安)医生了解人体内脏健康与否,用CT仪器检查便可一目了然。如果地质工作者要了解地球内部情况又该怎么办?除了常用的人工地震测地技术外,以长江大学胡文宝教授为首的科研团队经过多年攻关,成功地研制出能够给地球做“CT”的电磁测地技术,从而成为勘探地下资源的利器。
寻找地下油藏的传统方法是靠人工地震勘探,这种方法不仅在地质复杂区域难以奏效,布设观测系统还需要大量人员照看,耗费人力物力。电磁测地技术则是研究人员一方面采用大功率电源向地下发送电脉冲,一方面在地面用组合装置接收地下目标产生的散射场,从而获得相关图像,再经过专业人员判读,即可了解和探明地下几米乃至几十公里地球内部构造情况。
去年3月,电磁测地技术首次在国内南方某碳酸盐岩地区进行油气田勘探,获得了这个地区地下地层、构造、储层和孔隙发育带的一系列信息。随后,这一新技术被相关部门多次用于石油勘探,已合计节约勘探成本3.4亿元。
电磁测地技术用于长江堤防质量检测、病险水库隐患探测同样收到良好效果。去年,湖北某水库出现渗漏险况,当地水利部门始终弄不清原因何在,于是慕名找到长江大学研究人员,经采用电磁测地技术勘探,查明水库坝基下32米处有溶洞隐患。找到了“病灶”,有关人员用水泥封堵溶洞,从此这座水库再无漏水现象发生。
山地找水,造福百姓。在湖北恩施开展的山地电磁测地技术找水项目研究中,长江大学研究人员克服恩施地区地形条件恶劣,电磁干扰强烈等不利因素,身背仪器,穿插在山峰谷底之间,取得了该地区翔实的电磁资料,摸清了相关地区地下溶洞和裂隙带分布情况,由此确定了井位。经过钻探,每天出水100多立方米,解决了这个地区2.5万人、5万头牲畜用水,以及4.6万亩耕地灌溉,受到当地群众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