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语
山西作为中国抗日战争的前沿和主战场,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救亡运动的立足点和战略支点,对中华民族抗战的胜利有重要而特殊的地位和作用。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详细反映山西抗战史,山西省社会科学研究院历史所在今年年初成立《山西抗战口述史》课题组,在所长孙丽萍带领下,以本所成员为主,吸收山西大学、太原师范学院、长治学院的一些专业研究人员,在全省范围内发起大型调查活动,充分发掘有形的记忆要素,如旧照片、地图、实物、创作等。
《山西抗战口述史》作为山西省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的一个重要课题,全面展现了山西全省抗战历史情况。调查采访力求反映资料的普遍性和全面性,以县级区域为单位进行。历时半年,共采访1500余人,形成录音文字400万字。百万字的《山西抗战口述史》一书将在今年8月与读者见面。本报从今日起开辟“来自民间的记忆”栏目,率先为读者刊发其中的精彩章节。
采访对象:卫元发
基本情况:男,1936年农历腊月初二生于河津市老城小东门巷,原河津县国营照相馆职工
采访时间:2005年3月10日上午
采访地点:河津市道北西路卫家
采访者:雒春普 冯素梅
录音整理:雒春普
杀这21个人的时候我记得只有我一个人在旁边看,那时候谁见了日本人都害怕咧。我小,不知道害怕。
当时城里边有日本人的司令部呀,大炮队呀,监狱呀,宪兵队呀,乱七八糟的。河津西关是我舅家,我去我舅家玩去了。吃过早饭,在大巷里边玩咧,就碰见日本人从这西门里边押出去21个人。21个人用一条绳子这么一拴一串的,两边都是全副武装的日本人。
西关村西大概几十米远,有一条大路,大路南边提前挖了两个大坑。那个坑东南方向有个战壕。从西关押出去,他们把那21个人押到这个战壕里,干什么呢?就是让新兵练刺杀,练胆量,看你敢不敢杀人。每一次从这儿解上两个人拉上来,把你衣服脱了,一个坑边上跪一个。一个人让两个日本人刺。
有个日本新兵胆小,他不敢刺,“呀”叫一声,到了跟前,他却刺不进去。当官的把他叫到跟前打耳光,一边打一边骂。咱听不懂那话,意思可能是说你胆小鬼嘛。打完,这下又来,“呀”,到那儿,还刺不进去,还打。刺了这么一会儿,看见(被刺的人)撑不住的时候,当官的过去把这个中国人的头砍了,扔到坑里边。再到那个战壕里拉两个,又练。
每次两个,已经刺了10次了,10次就是20个。剩下这一个了,这就倒霉了,他不刺了。不刺了,衣服脱了,让两条狼狗活活往死咬。哎呀,狼狗扑上来,那个人往这边一挡,那个狼狗从那边上去了。那人大声喊叫“我是好良民,我是好良民。”哎呀,他还管你是啥呀,咬得血肉模糊,再把你的头一削。这21个人就这样完了。
然后用锨往坑里填土,填起一个大土堆,上面插一个牌子“不准搬尸!”这天是阴历四月廿六,天气已经热得很了,他不准搬尸,谁敢搬呀。几天以后,路都不能行人了。由于埋得浅,死人臭得不行,这下找人给日本人讲,允许搬了,把人刨出来,血肉模糊,都认不得谁是谁了。一个小娃娃,跳下去,抱住一个人头,说“这是我爸的头,这是我爸的头。”真惨啊!
这21个人里其中有我们村一个。为啥杀我村的这个人咧?河津那个城墙是砖城,有四个城门,晚上把那城门一关。日本人还害怕。于是一到晚上派两个大人,在这城上给他转,一转一夜。外头有啥情况,得给人家汇报。那一天我村这个人和另外一个人支这个差去了。到半夜,他俩转转,发现这城墙上绑一条绳,绳子一直吊到城下边去。有人从城里边下去了。他们商量说得给人家汇报。就把这绳提上,到那儿跟人家说有人从城里边逃走了,这是绳子。人家说你把人放了。你看这个人冤不冤?这个人姓刘,我也不知道他叫啥。就是因为送这一条绳,死了。
那时候小,不懂得害怕,我当时看见押过来了一串人,就数嘛,一、二、三……后来离杀人现场有一二十米,看得清清楚楚。虽然过去多少年了,但是这件事老在我心里记着,怎么也忘不了。我常想把这个事情报道出去,写在课本上,让后辈子孙都知道中国人当时是个什么情况。
搜狗(www.sogou.com)搜索:“抗战”,共找到
1140820
个相关网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