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沈阳5月10日电(记者徐扬肖红)中国辽宁省会沈阳的中捷友谊厂内坐落着几幢旧楼,楼面破旧,走廊逼仄,窗户狭小。周围的建筑已经被划上了划着白圈的“拆”,是一段特殊的历史可能使这几座建筑被保留下来。
二战期间,这里是日军设立在沈阳的战俘营,曾经关押过2000多名美、英、荷、澳战俘。这个被学者们称为“东方奥斯维辛”的战俘营,作为亚洲众多盟军战俘营中保存较为完好的一个,正在进行大规模整修,以建成纪念馆供后人凭吊。
美英两将军曾被关押在中国
1945年9月2日,密苏里战列舰上,盟军麦克阿瑟在日本投降书上签字后,把用过的第一支签字笔送给站在他身后的一位形容憔悴的美国将军。他就是曾经和麦克阿瑟并肩战斗在菲律宾,后被日军俘虏的温赖特。
鲜有人知的是,温赖特曾经被关押在中国东北。一直自费研究这段历史的沈阳人杨竞介绍说,1942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以美国为首的盟军在菲律宾战场失利,战俘们经历了残酷的“巴丹死亡行军”。当年10月6日,日军又从巴丹幸存者中挑选出数千人,用船从马尼拉运到朝鲜釜山后,转乘火车从丹东进入中国,于11月11日到达冰天雪地的沈阳。
来到沈阳不久,战俘们被关押在日军设立在中国东北的中心战俘营━━“奉天俘虏收容所”。同时,日军在吉林省郑家屯(今吉林省双辽市)和西安县(今吉林省辽源市)分别设立了隶属于“奉天俘虏收容所”的第一、第二俘虏收容分所,关押被俘的盟军高级将领和高级文官。杨竞说,温赖特和英国陆军中将帕西瓦尔就曾被关押在西安县战俘营。
从1942年11月11日到1945年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设在沈阳的“奉天俘虏收容所”里共关押了2000多名盟军战俘。他们中年龄最大的62岁,最小的入狱时只有18岁。
244名盟军官兵死亡在战俘营
美军战俘,中国小伙子,一袋黄瓜。虽然有日军的禁令,但中国小伙子读懂了同在压迫下的“大鼻子”的眼神,几根黄瓜悄悄扔过去,留下了60年的记忆。
几年前重回沈阳,回忆起当年的苦难岁月,已届90高龄的前战俘尼尔专门提到这个善良的中国人和那几根黄瓜。
幸运的是,历史在战争灰暗的底版上还留下一抹亮色,当年扔给他黄瓜的小伙子仍然活着。向许多中国退休老人一样,这位名叫李立水的80岁老人喜欢每天在露天晒太阳。在他朴素的住所中,现在还摆放着尼尔的照片和感谢信。
在长达两年半的关押期间里,战俘们遭受的更多的是日本人的毒打,以及无时不在威胁他们生命的病痛和饥饿。
杨竞研究发现,有一种残酷的惩罚手段最受日军青睐:受罚的战俘要双腿交叉跪坐在一个木头箱子上,头上顶着一个盘子,盘子里面装满水。受罚的战俘不许弄洒一滴水,否则就要从头再来。这种惩罚一直要进行到日本人满意为止,如果惩罚没能令日本人满意,那接下来的就是一顿枪托的痛打。
惩罚战俘关禁闭时,为了让战俘连坐在地上的可能都没有,日军在禁闭室的地上倒了许多水,被罚的战俘就这样站在水中,很快脚就被冻在了冰里。一名战俘因为没有在指定地点抽烟,被关了十天禁闭。还有一名战俘因为谈论战争进展情况而被关了三天禁闭,并遭受了一顿毒打。
英国少校罗伯特·皮蒂在其战俘日记中曾记录:殴打则是经常的事情,大家往往会因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而遭到毒打。他在日记的附注中写道:暴行。闻所未闻的暴行。
搜狗(www.sogou.com)搜索:“沈阳”,共找到
11767467
个相关网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