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德阳六中调查显示,该校20多个班级中,80%以上班级有单亲家庭学生,占全校总人数的10·7%;单亲家庭学生占班级总人数比例最高的达31%。调查还发现,73%的单亲家庭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性情孤僻、郁郁寡欢、自卑胆怯、焦虑躁动、冷漠自私、敏感多疑和妄自尊大等。这些心理问题反映在行为上,就是厌学、沉闷、发呆、打架斗殴、出走和撒谎等,因此,单亲家庭学生的学习成绩普遍较差。
社会学研究表明,在儿童时期(3-7岁),母爱对子女的发育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失去母爱,就会使子女的情绪波动大和不安宁。在少年时期(12-17岁),由于子女的社会性有所发展,与父亲的关系也显得十分重要,在此时间,子女若失去父母的任何一方,发生行为偏差的比率都较大。心理学认为,人格异常的形成与恶劣环境有关,破裂家庭往往是子女性格畸形发展的温床。事实上,绝大部分生活在单亲家庭里的青少年在自己个性发展中,常常感到空虚、寂寞和惶恐不安,因而产生不正当的行为,危害社会。
无疑,青少年在未成年之前,还不能独立地面对社会,父母就是他们成长过程中可以依靠的两根支柱,两棵大树。一个人在青少年时期的快乐多半来自父母的呵护,失去任何一方,对孩子来说,就如同鸟失去一翼,车失去一轮。他们在心理上必将承受巨大的痛苦,甚至丧失生活的勇气,对社会充满敌意。如我市某初中14岁男孩小威,从小生活在优越的家庭环境中,父母对他宠爱有加。父母离异后,小威和父亲一起生活。但自从父亲外出打工后,便常年不回家,偶尔回家一次也从不和儿子交心,遇到一点小问题就对小威一顿暴打。久而久之,小威也养成了爱打架惹事的恶习。一次,小威在外面和人打架,完了又酗酒,结果被派出所干警带回去教育。当老师问他为什么打架又喝酒时,小威说:“我一大早就被爸爸打了一顿,实在想不通,就跑出来打架。反正我是多余的人,没有朋友,也没人喜欢我,死了拉倒。”又如,我市某中学初二女生小雨,因为目睹了母亲背叛和抛弃她和父亲的全过程,从此对衣着时髦的女性产生了恨意。当父亲领了一个“阿姨”回家后,小雨觉得父亲变了,她也认定这个阿姨是夺走父亲的坏人。于是,小雨觉得世界上所有的人都不能相信,从此变得性格孤僻。一个周末,她要求父亲在家陪她学习,但父亲却因为要陪阿姨没有答应她。那一刻,小雨觉得仿佛是世界末日了,作业没做,书也没看。第二天,小雨到一家小药店买了安眠药,在上课时服下,又将心爱的毛毛狗玩具用打火机点燃。幸好同桌及时发现,才没有酿成悲剧。
上述的数据和案例已经向社会亮起了红灯,的确,家庭中的教育功能是由父母双方来承担的,如果父母缺少一方,就会表现出家庭教育功能的欠缺,导致种种教育误区。误区一:过分溺爱,包办代替。许多夫妻离婚后,觉得有愧于子女,于是就把无限的爱都倾注在独生儿女身上,在教育上放松了要求,在行为上过分溺爱孩子,对孩子的事包办代替,尤其是在金钱方面特别“大度”。误区二:放任自流,撒手不管。更多的单亲家庭父母是处于一种无暇顾及的无奈之中,他们往往一人承担抚育子女的责任与义务,既要承担起沉重的家务,又要忙于工作,常常是力不从心,自然对子女的关心和教育不够。“我累极了,你还缠着不放,去自己玩吧,别烦人了!”这样的声音时常在单亲家庭中萦绕。误区三:方法简单,态度粗暴。“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现在家长的普遍心态,这种心情可以理解,但是一些家长动辄就对孩子大声指责、拳脚相加,这种急功近利的做法往往会对孩子的心灵造成巨大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