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出卖了我的个人资料
“新房子的钥匙还未到手,装修公司的电话却接踵而来;根本没咨询过保险业务,推销保险的人竟一次次找上家门。”近来,家住邢台市桥西区的李先生简直不堪其扰,恨不得关了手机,掐了家中的电话线。“究竟是谁出卖了我的隐私?”
装修保险主动上门
今年3月,李先生在邢台市钢铁北路某小区按揭贷款买了一套房子,到“五一”主体工程才刚刚完工。可是,自从李先生付完首付款后,三天两头儿地有装修公司打来电话,问他的新房要不要装修。这些过于“主动”的电话,令李先生心生反感。
更令李先生气恼的是,他从来没有咨询过任何保险业务,可近日接连有某保险公司业务员打来电话,甚至几度到其家中游说李先生上保险。
气愤之余,李先生感到非常困惑:这些商家怎么知道我新买了房子呢?他们手中怎么会有我家的电话号码和住址呢?究竟是谁出卖了我的个人资料?
出售资料从中渔利
李先生的个人资料究竟是怎么泄露出去的呢?他的遭遇是个案还是普遍现象?记者为此展开了调查。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房产销售人员向记者坦承:一些售楼处为了谋利,有时会把业主的电话号码集体出售给装修公司,一个楼盘几百位住户的资料可以卖一千元左右,重复卖给十几家公司就可以获利万元以上。
一位汽车经销商告诉记者,他所掌握的个人信息也是花钱从售楼处买来的。因为能买得起楼房,甚至知名楼盘的房主,是最有消费能力的人群,掌握了这些人的信息,就等于打开了一扇发财致富的窗户,“每年我付出的费用不下万元。但很小比例的成功,就能收回了付出的成本”。
邢台市消费者协会的一名工作人员介绍,今年以来,他们也曾数次接到类似的投诉。据调查,投诉者被“盗用”的个人资料都是由其他消费机构出卖的,例如你在买房、买车、购置大件商品时,会被要求留下个人资料。其后,有些公司就会私自将这些资料出售。
近日下午,记者拨通了一个售楼广告上的电话,自称是一家装修公司的负责人,想收集一些客户的资料。对方称,可以提供800人左右的资料,但要收1200元的信息费。经讨价还价,最后以600元的价格“成交”。
涉嫌侵犯他人隐私
邢台市和生律师事务所的许律师称,居民在购物、买房等商业及工作交往中,经常会留下自己的电话和家庭住址等资料。一些商家不经客户同意,私自将这些资料泄露出去,并以此谋利,事实上已经侵犯了客户的隐私权。
许律师还提醒说,因为这种侵权行为情节轻微,一般又不会造成严重后果,且证据不好收集,所以很少有人为此提起诉讼。最好的保护措施就是在购物、工作交往时,加强自我保护意识,尽量避免留下自己的电话和住址,不给从中渔利的泄密者提供可乘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