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新德里5月14日电 综述:印度《经济特区法》旨在吸引外资促经济
新华社记者江亚平
印度经济工商界期待多时的首部《经济特区法》日前终于获得议会通过。不少国外公司企业对此表示欢迎,纷纷表示要到印度特区投资办厂。印度正是希望通过此举吸引外资,刺激本国经济发展和制造业的崛起,从而最终实现自己的大国梦。
印度早在1965年就搞起了“经济特区”,当时称作“出口加工区”,目的是通过这些享受优惠政策的专属区来促进印度产品的出口。但这些带有经济特区特色的出口加工区对当时以计划经济为主的印度经济发展没起到多少推动作用,结果不了了之。
在新世纪之初,印度政府正式提出“经济特区”这个概念,并修改了进出口政策,为创建特区开了绿灯。当时不少经济学家提倡向中国学习,创办经济特区,以刺激长期萎靡不振的贸易出口。此外,有人主张不但政府可以创办特区,还可以鼓励私有企业参与特区的创建和基础设施的修建。印度建立了几个经济特区的试点,但因诸多问题争议较大,特区规模较小。
2004年5月,印度国大党上台后大力推动经济改革,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印度工商界人士的大力推动下,尽快出台《经济特区法》的呼吁再度高涨。不少工商界人士都认为,印度总体经济实力在20年前与中国差不多,而现在却远远落后于中国,就是因为经济改革不力,制造业不发达,产品不具备竞争性。中国的制造业占国民生产总值的一半,印度的制造业却只占到四分之一。中国吸引外资比印度多十几倍,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中国的基础设施完善,吸引外资的政策优惠,而这一切,经济特区都起到了先驱的作用。
在各方面的合力推动下,《经济特区法》终于在辛格政府上台一周年之际得到了议会上下两院的一致通过。印度商业和工业部长纳特说,《特区法》旨在鼓励国有和私有企业投资在特区创建世界一流的基础设施,来吸引国内外的投资者,刺激经济发展,增加出口和提高就业率。在特区内,所有的手续在一个窗口就可以全部办齐,不必像过去要跑几十个地方,花3个到6个月时间。而且特区内的企业可以在15年内享受减免所得税的优惠,其中头5年所得税全免。特区企业在服务税和进口税等方面也有减免优惠政策。
但纳特强调说,印度的经济特区不同与其他国家的特区,而是有自己的特色和模式,其特点是重在南亚地区,印度希望利用经济特区来扩大与周边国家的区域经济合作。印度反对党认为,印度的经济特区与中国的应该有所不同,完全依赖出口来带动经济发展显然不符合印度国情,因为印度毕竟还是个农业国家,农业占国民生产总值的四分之一以上。在反对党的坚持下,政府在《特区法》中取消了在特区可以弹性执行劳动法的条款。
分析人士认为,《特区法》必将带动印度经济的发展。据估计,今后3年内经济特区将吸引20亿美元的外国直接投资,第一年就可以为印度提供5万个就业机会。此外,新法案也将推动进出口贸易,充分发挥印度劳动力价廉质优的特点。
搜狗(www.sogou.com)搜索:“印度”,共找到
13807648
个相关网页.
搜狗(www.sogou.com)搜索:“经济特区”,共找到
2384567
个相关网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