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陆军为检验其最新的军事学说,本月1日至10日在旁遮普省的纳卡达-卢迪亚纳-那万沙尔-穆加等地区举行了为期10天的大型野外实战演习,演习代号“闪电火力”(Vajra Shakti)。
陆空军种联合作战,特种部队敌后行动
据印度媒体报道,“闪电火力”演习的设计初衷是:在一个网络化的战场条件下,通过整合实时侦察能力、行动计划、执行和军事行动,使印度陆军能够适应快速和高强度的战争。演习部队来自印度“西部司令部”下属的第11军,在印度空军力量的支援下,第11军“黑豹师”、“燃烧之箭”装甲旅及其它作战单位的25000名士兵参加了演习。
演习地点距印巴边境线仅80公里,参加演习的山吉夫-马德郝科准将在演习现场的媒体见面会上称,这是自2002年以来印军首次举行规模如此之大的演习,演习尽可能的按照实战的想定进行。目的是为训练部队在已开发的地形下对敌人采取前摄行动的能力,此外陆、空军协同作战和联合行动也是演习的主要科目。
演习假定“蓝军”与萨特累季河(虚拟的印巴边界)对面的敌人“红军”处于对抗状态。两军关系恶化,“蓝军”对“红军”发动先发制人的打击,并迅速挺进敌方领土。双方利用重装甲、大炮和空中支援展开进攻与反进攻作战。根据演习计划,“作战”将持续9天,“蓝军”挺进敌方领土30公里并进一步扩大对敌优势。
1999年,印巴的喀吉尔冲突当中,印度陆军与空军配合出现过严重失误,事后双方曾一度产生芥蒂,互相指责对方。此次“闪电火力”演习中,印度陆空军展开密切配合,希望能够一雪当年之耻。印度空军共出动130架次战斗机、无人机和直升机,并使用激光探测并摧毁微小的目标。“蓝军”和“红军”都动用了战斗机打击对方的纵深目标,攻击直升机则全天候出动,打击、阻挠对方的机械化部队。
印军的特种部队也在演习中亮相。潜入敌后侦察的无人机“失踪”后,直升机将小股“插入和溜出”(STIE)特种部队空降到敌人战线之后,执行此任务的特种兵均配备有全球定位系统、高度计和最新的通信设施,驾驶同时空投落地的军用汽车在敌后展开行动,向战场指挥官报告敌后战场的情况,并最终与主力部队会合。
电子战能力凸显,作战指挥实现网络化
“闪电火力”演习展示了印度陆军大大加强的电子战能力,这表明印度军方领导人非常看重在战场上的情报优势。据参演的印军军官称,此次演习实现了侦察装备与战场管理的结合,指挥官借此可以最理想的进行资源部署,作出快速、理智的决定。
为使所有各种“兵力增效器”能够物尽所用,印度陆军第11军专门为演习建成了一个名为“军力增效控制部”(Force Multiplier Control Post)。这个“军力增效控制所”与所有的侦察、监视设施和作战部队连接在一起,相当于“射手探测器”链上的“中央点”。演习的高级指挥官可以在下达必要的命令之前,可以获得敌方的实时情报,并对形势作出综合性的判断。
“军力增效控制部”设在地下50英尺的掩体当中,据进入指挥部的记者称,他们看到一长列计算机在进行信息传输,中间一个巨大的电子屏幕呈现的是“敌人”活动的图像,指挥官使用保密性能非常好的手持装置指挥作战。印度陆军各种先进的侦察和监视装备、方法在“闪电火力”演习中得到了综合利用,并希望保持这种能力,在将来可能面临的“强度高、时间短”的战争中占据优势。
演习中使用的“电子眼”和“电子耳”首当其冲就是无人机,“蓝军”和“红军”的无人机将对方的位置和行动图像“实时”传送给指挥部的高级指挥官和作战参谋,使他们可以几乎同步掌握敌方行踪及本方火力对敌方的打击程度。从“闪电火力”演习中不难看出,印度陆、空军的无人机在其最新购买的以色列“埃尔塔”el/M-2140战场侦察雷达和“远程侦察和观测”雷达的配合下,电子战能力大大增强。
据印度陆军参谋人员介绍,“远程侦察和观测”雷达可以在远程侦察控制和显示中心进行全天侯的侦察,也可以用一个便携式的控制部件对其进行控制。由于这是一种通用和模版式的雷达,很简单就可以加载到别的装备,如战车和各种建筑上,其搜索范围为12到13公里,能够承担包括边界侦察、军队保护和火炮定位搜索等任务。“埃尔塔”el/M-2140战场侦察雷达实际上是一种运动安全探测雷达,它不象“远程侦察和观测”雷达可以传送图像,它传送的是某目标区域的范围和方向。
印度陆军另外两种在演习中亮相的高科技装备是“图像翻译器”和“图像打印器”。“图像翻译器”放置到一辆8轮“太脱拉”车上,可以直接从卫星上下载图像并进行处理,然后“图像打印器”可以将图像打印成3英尺长宽的图片。 此外,手持热成像器在“闪电火力”演习中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使参演部队即使在夜间也可以战斗。
部队性质模糊化,新战争学说强调灵活
印度媒体认为,“闪电火力”演习表明,印度陆军部署和使用防御性编队的方式已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而且在先头部队进攻过程中特种部队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根据印度陆军新的军事学说,陆军的某些防御编队被重新定位为“重点军”(Pivot Corps),他们除将继续担负原来的主要任务,对敌人保持防御态势外,现在又有了新的任务,那就是利用自己的装备及兵力对敌发起先发制人的进攻,或者制服敌军或者为专门的进攻编队发起主要进攻打开机会之门。
印度陆军战略发展到今天历经近20年的摸索。1981到1983年,克里须那-罗担任印度陆军参谋长的时候,印度举行过一次名为“迪吉维吉”(Dijvijay)的演习,尝试过大规模进攻编队和挺入敌方领土占领战略目标的作战概念。1986到1987年,逊达吉担任印度陆军参谋长,在他任期内的“黄铜针”(Brasstacks)演习中,以装甲和机械化纵队为中心的上述作战概念达到顶点。
印度陆军现有13个军,虽然它们都有很强的进攻能力,但是其中10个还是被定位为防御编队。每个军当中除两到三个师之外,还有几个独立的步兵、装甲和炮兵旅,这些作战力量可以在战事当中构成战斗组。
印度陆军新的战争学说实际上已经模糊了一个进攻军与防御军的界限,“闪电兵力”演习期间,印度陆军参谋长辛格上将在与媒体见面时称,印度陆军新的军事学说以部署编队时的灵活性为中心,在各军的结构和任务上会保持弹性。辛格将军说:“他们有指定的任务,进攻和防御都有,但是新的学说当中并没有加以明确限定。这一决定留给战区指挥官定,由他们根据对形势的评估来做出决定。”
马德郝科准将则说,专门的进攻编队在部署、集结形成组织主要进攻时,防御编队可以组织其现有的进攻力量对敌方发起前摄进攻,因为他们离指定作战区域近,所以很快就可以动员、部署到位。(兰英)
相关链接--印度陆军的新战争学说:2004年4月,在一年两度的印陆军指挥官会议上,酝酿已久的“冷启动”新作战学说正式宣布。该学说借鉴和参考了美军“空地一体化”和“快速决胜”的作战学说模式,其实质是军队像计算机冷启动一样,在最短时间内,迅速完成部队的动员、集结和部署,并在第一时间内对敌发动先发制人的毁灭性打击,以达到在敌方境内歼灭其有生力量和在最短时间内实现作战目的的目标。
“冷启动”新作战学说的出台,标志着印军彻底摒弃了过去50多年以来一直遵循的防御作战思想。在新作战学说影响下,快速反应、机动作战、多兵种协同和先发制人的进攻作战思想将在印军的军事行动中得到广泛推行。
印陆军“冷启动”新作战为学说的主要特征:
一、实施“先发制人”攻击。根据新作战学说,印度可以根据国际、国内的形势和需要,在国际社会尚未采取措施干预之前对敌国不宣而战,以迅速实现战争目的;
二、实施“闪电式”进攻。根据新作战学说,印陆军将在最短时间内完成动员、集结和部署,并以“闪电战”方式对敌国发动进攻,在猛烈的火力和精确打击下,最大限度地瘫痪敌国有生力量,摧毁和遏制敌国的反击能力;
三、实施“快速机动、多点”进攻。根据新作战学说,由多兵种构成的精锐作战部队将快速机动至敌国境内,对敌境内的各种战略、战术目标实施毁灭性打击,陷敌于被动。此举旨在使对手在选择反击方向时难以决断,从而避免两军大规模部队对垒局面的发生,进而避免核冲突发生的可能性。(兰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