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带儿子广州求学的过程中摸索出一套方法,数年中让几十名孩子走出无声的世界
惠阳淡水镇,一间不足40平方米的客厅中,9个孩子在玩着游戏。如果取下他们耳朵上的助听器,这个世界对他们来说是无声的。不幸的孩子在这里找到自己的同伴和快乐。这一切,孩子们都应该感谢这间房子的主人———他们的老师彭伟强。1998年,彭伟强为了教自己先天聋哑的儿子开口讲话,带儿子到广州求学,在学校,孩子学唇语,他学老师教育孩子的方法。凭着他在学校学到的方法,他在家中摸索着教育自己的孩子,至今孩子已经能表达自如,在普通学校上小学四年级。此后,彭伟强觉得自己应该帮助需要帮助的孩子,于是,打工出身的他,数年中让50名聋哑孩子开口讲话。
彭伟强说,孩子1岁多时,家里有时关门的声音很大,孩子却没一点反应。很快他们发现,自己的儿子耳朵是聋的,而且是无法医治的那种,夫妇俩不禁为可怜的孩子落泪。为了给孩子治病,彭伟强辞掉在深圳给人看仓库的工作,回淡水开摩托车搭客。1998年,他终于筹到了一笔钱,听说广州有教聋哑孩子讲话的学校,他带着孩子来到人生地不熟的广州。
学校的老师告诉彭伟强,孩子的口语要达到一定水平,须学习两年。虽然看到了希望,但每月一千多元的学费却让彭伟强为难。他算一算口袋的钱,用最节省的方式,也只能给孩子交3个月的学费。在这三个月里,孩子跟老师学唇语,他在窗外仔细观察老师教学的方法。三个月后,学费用完了,他只能带着孩子回家,孩子给他的安慰是从不会开口到会讲20个简单的字。回到家里,彭伟强用自己从广州偷师学来的方法教孩子,数年后,孩子已经能自如地“听”到父亲的讲话,并能基本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意思。2001年,他把孩子送到当地一间普通小学上课。开始他担心孩子跟不上功课,事实证明他数年的努力没有白费,孩子的功课不差,至今已经念到小学四年级。
孩子上学后,彭伟强的空闲时间多起来。他发现,在惠阳淡水,有许多聋哑儿童需要帮助,很多人的家庭像他那样,交不起较贵的学费,为何不帮助这些孩子?彭伟强不再搭客,自己印发资料,派发给家长,动员他们把孩子交给他。
起初,只有一两个家长愿意把孩子交给他,消息传开后,越来越多的聋哑孩子被家长送到这里。家长们给彭伟强留下孩子的生活费用,让孩子在彭伟强家里住下学习。“爸、妈、吃饭……”每天,彭伟强从早到晚张开喉咙大声给孩子们做示范,一天下来,喉咙变得沙哑,他也因此练就一副粗嗓门。彭伟强说,在他家里,一般7天孩子就会开口讲第一个单词。孩子们在他家培训的时间都很短,至今已经有50名孩子在这里学会讲话,4名孩子上了普通小学。这些孩子有淡水的、深圳的甚至有来自外省的。
记者采访结束时,在楼下碰到彭伟强12岁的孩子。他正在与3名孩子玩丢滚珠的游戏。没有任何人给他做翻译,他与其他孩子能够自如交流。彭伟强在门口大声唤孩子回去吃饭,孩子回答说:“再玩一会,等一下。”记者听得很清楚,孩子的发音很正,如果不是事先知道,也许没人相信他是一个聋哑孩子。 ·黄礼琪 思野 可可·
搜狗(www.sogou.com)搜索:“聋哑儿童”,共找到
23372
个相关网页.